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媒稱三菱材料擬與中國勞工和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5 11:12:02


 
  中國勞工受害者及其家屬或遺屬2013年3月組成談判團,2014年1月開始與三菱材料的和解談判,希望趁受害者還在世時為他們討回尊嚴。當初被強擄至日本、遭原三菱礦業等奴役的中國勞工,如今在世的幸存者不足20人。

  中方談判團起初由4個團體組成,其中一個代表37名受害者的團體去年2月向北京市一家法院提起索賠訴訟。今年2月退出和解談判。中方談判團現在的3個團體代表大部分中國勞工受害者。

  【可啟示其他日企】

  三菱材料的高級管理人員本月19日在美國洛杉磯市向將近900名二戰中在原三菱礦業被強迫勞動的美軍戰俘幸存者或遺屬道歉。中國專家們呼籲,包括三菱材料在內,日本企業在二戰期間犯下很多罪行,選擇性道歉不是正確對待歷史、反思錯誤的表現,這些企業應該一視同仁,向美國、中國、韓國等相關國家的所有受害者道歉。

  日方統計顯示,根據日本內閣決議,1943年至1945年,大約3.9萬名中國人被強擄至日本,在礦山、建築工地等遭受奴役,6830人喪生。其中,722人在三菱材料前身企業的作業場所被虐身亡,死亡率高達將近20%。

  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勞工及其家屬在日本各級法院對日本政府和三菱材料等日企發起多起損害賠償訴訟。然而,2007年4月,日本最高法院在西鬆組(現西鬆建設公司)中國勞工索賠案中,以中國政府在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中放棄索賠權為由,認定受害者的個人索賠權也因此喪失,終審裁決原告敗訴。這一判決對此後的其他一系列中國勞工對日索賠訴訟原告方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中國專家普遍認為,無論事實上還是法理上,中國政府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只包含國家戰爭賠償,不包含民間損害賠償。《中日聯合聲明》並沒有放棄中國受害者的個人索賠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