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多家製造業企業現造假醜聞
http://www.CRNTT.com   2024-05-28 16:44:57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日本大型重工業公司IHI最近宣布,其下屬一家子公司2003年以來篡改了超過4000台發動機的燃油效率數據,以使測試數據看起來更“漂亮”。

  近年來,日本多家製造業企業出現造假醜聞。今年1月,豐田集團旗下重要部件商豐田自動織機繼大發工業公司之後再曝數據造假醜聞,豐田自動織機被曝有3款汽車發動機存在數據造假行為,豐田汽車與日野汽車的部分工廠因供應鏈中斷被迫停工。

  作為日本製造的代表企業之一,三菱電機公司2021年被曝檢驗數據長期造假,導致社長杉山武史當年引咎辭職。當時的報導說,三菱電機旗下長崎製作所自1985年以來在列車空調批量生產或出廠前,未按合同約定進行產品檢驗,而是偽造檢驗數據,造假行為持續30多年。

  去年2月,百年大廠、精密儀器製造商島津製作所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證實,其子公司島津醫療系統公司九州支店在對X光設備進行檢查維護時以偷裝斷電“計時器”的手法,故意使設備在維護後自動出現“故障”,然後向用戶出售維修零件。這種惡行持續了十多年,包括店長在內,先後有7名技術人員參與其中。

  日本數據分析公司幅銳態去年10月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發現,過去5年中25%的日本公司曾發生過挪用公款、作弊、違規等不當行為,其中涉及產品品質的違規占比達32.7%。

  上述製造業企業為什麼出現數據造假等問題?

  首先,品質讓位於成本管理是製造業造假頻出的原因之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國內成本上升、利潤率下降,為了確保市場份額、提升競爭力,各大公司被迫持續推進降本提效改革,壓縮成本成為企業首要目標。長期壓成本導致一線常處於人手不足、設備陳舊、工期太緊的困境。有分析說,很多歷史悠久的製造業巨頭自20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出現設備老化問題,叠加人力不足等因素,企業運轉壓力倍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