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醜聞頻出,是什麼拖累了“日本製造”?
http://www.CRNTT.com   2024-06-07 11:42:13


6月3日,豐田汽車公司會長(董事長)豐田章男在東京召開的記者會上鞠躬道歉。(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6月6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日本國土交通省4日、5日先後突擊檢查豐田汽車總部、雅馬哈發動機公司總部,日本車企最新一輪數據造假事件正在持續發酵。與之類似,小林制藥保健品致消費者健康受損、神戶制鋼以次充好、三菱電機常年數據造假……近年來,一件又一件醜聞讓以“工匠精神”為傲的日本製造業備受打擊。

  “日本製造”為何近年來頻現醜聞?對日本經濟產生多大影響?打破金字招牌後,日本產品是否還有競爭優勢?新華社記者為您解局——

品質讓位於成本

  從神戶制鋼到三菱電機,從日產到豐田,老牌日企近年醜聞頻發。不少日本專家反思,主要原因之一是企業把保證產品品質讓位於成本管理。此外,也存在生產管理、企業倫理和日本相關管理制度有缺陷等問題。

  目前正在發酵的車企醜聞始於去年12月。當時,豐田子公司大發被曝30多年間在量產認證測試中造假,涉及其在日本國內生產的全部車型。此後,國土交通省責令其他獲得量產車型認證的汽車、摩托車製造商及相關企業自查。

  國土交通省本月3日在官網發表聲明稱,對85家車企的調查結果顯示,豐田、馬自達、雅馬哈發動機、本田、鈴木的38種車型存在認證欺詐問題。豐田汽車公司會長豐田章男3日承認,商品交貨期短,又被迫多次返工,給最後認證測試階段的員工造成過大壓力。此外,生產周期和程序漫長複雜、沒有人能掌握全部流程等可能都是造假原因。

  往前回溯,今年3月,老牌藥企小林制藥公司含紅曲成分保健品被曝致消費者健康受損,多人死亡,引發日本社會震動;2021年6月,三菱電機被曝數據造假長達30多年;2018年7月,日產汽車公司承認,該公司在日本國內的5家工廠存在尾氣排放和油耗測量數據造假問題;2017年10月,鋼鐵生產企業神戶制鋼所承認篡改部分銅、鋁產品檢驗數據,以次充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