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唐代德宗皇帝李適即位,鑒於藩鎮割據,國家出現尾大不掉的亂局,決心整頓。因為處理不好,造成多個藩鎮脫離中央,甚而自行稱帝。德宗詔軍勤王,卻一再失當,導致兵變發生。涇原亂兵佔據首都長安,德宗倉皇出逃,一路被叛軍追殺,不獨人身安全不保,國家隨時毀於一旦。
面對國家困局,德宗接受翰林學士陸贄的建議,在興元元年(公元784年)正月初一頒布了《罪己大赦詔》,指出因決策失當,導致社會動蕩,“萬品失序”,“罪實在予”;德宗反省自責“罪己”後,提出解決現況的方案,一方面進行大赦,另一方面進行獎賞:“四方人心大悅”,“士卒皆感泣”,結果,一場亂局終於平息。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天香港因修訂《逃犯條例》草案引發的風波,接近三個月尚未平息,示威之後,暴亂繼起,民怨沸騰,民心撕裂。香港正陷於“萬品失序”的危機,政府也承認考慮未周,處理有失當之處。日前,林鄭特首通過電視講話,提出四項行動:正式“撤回草案”;全力支持監警會的工作,並承諾會認真跟進監警會日後提交的報告建議;特首、司局長落區與市民對話;以及邀請社會領袖、專家和學者,就社會深層次問題進行獨立研究及檢討,向政府提出建議。
假如說香港病了,則四項行動確是第一劑良藥,此良藥分兩服,第一服頭兩味(項),具止瀉作用;第二服後兩味(項),有疏風正氣之效。當然,兩個多月的加上累積良久的沉痼,絕非一劑可以解決,要固本培元,就要耐心服第二劑、第三劑的藥,戒急戒躁。
“反修例風波”的發生潛伏多種因素,而其愈演愈烈的原因可概括為三十二個字:“貧富懸殊,世代之爭;抗共情緒,兩地摩擦;官民失信,警民矛盾;中美角力,內外挑撥。”要徹底解決,斷非短時間可以做到,但社會確需朝著紓解方向努力。筆者在特首四項行動之外,提出一些建議:
1.政府要清楚為“暴動”定性,向市民清楚解釋怎樣才算“參與暴動”?免使一般參與“和理非”示威者產生“白色恐怖”的疑慮。
2.政府政策上須軟硬兼顧。“止暴制亂”與“挽回人心”須雙線並行,不能有先後。對暴動者及非法集結者要有效執法。加強執法,此刻局勢未平,即意味被拘捕者會增加,要加快控告與定罪,以起阻嚇作用。判決後,建議特首對判刑輕者作出特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