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鏡頭:南投竹山林圮墓見證明鄭拓荒史
http://www.CRNTT.com   2024-06-21 00:38:57


“林圮公墓”位在竹山鎮中心,周圍緊鄰民宅店家。(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南投6月21日電(記者 方敬為)南投縣竹山鎮中心有一座占地854平方米的“林圮公墓”,是明鄭成功部將林圮下葬之處,1664年林圮率部開墾斗六門(今雲林縣),拓地至水沙連(今南投縣),在驅逐原住民的過程中殉難,當地漢人特別將林圮與殉難部下合葬祭祀,以資感念,林圮奠定竹山鎮發展基礎,對當地至關重要,迄今仍有民眾定期上香祭祀,也見證明鄭時代台灣拓荒軌跡。

  林圮為福建同安人,鄭成功之部將,來台後隨部隊開發斗六門,築柵建屋居住,以防原住民襲擊。1664年林圮率部開墾斗六門,拓地至水沙連,1665年率部經觸口進入水沙連,驅逐原住民於東埔蚋附近,林圮據守竹圍仔庄(今竹山鎮),1668年10月,原住民不服乘夜侵襲,林圮與所屬部眾一百餘人被殺,殘餘部眾含悲力戰,遂驅逐原住民到山後。其後居民將一百多名殉難者合葬於竹圍仔莊今現址。

  竹山人為感念林圮對於本地開墾的功勞,當地居民遂稱此地為“林圮埔”(竹山鎮前名),並設立“林圮公墓”,墓園就在鎮中心,代表居民對林圮的敬重,隨著時代推進,竹山鎮持續發展,該墓地仍原封不動,1988年,台政府並以新台幣39萬元重新修繕墓園,周圍以水泥紅磚加高,並設鐵欄杆,墓前鋪設水泥板,外圍鋪設水泥通道,且設置花壇,呈現莊嚴肅穆之勢。

  林圮公墓位在竹山鎮中心,是竹山發展的起點,旁邊緊鄰竹山老街及多處歷史建築、廟宇,具有其歷史地位和價值,並與當地居民有個密不可分的相關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