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崑義:激進民主與民進黨未來的施政方向
--訪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王崑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2 15:31:26  


  
  民進黨拆除蔣介石銅像
  意在去除國民黨的核心價值

  記者:您如何看近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及民進黨政府一連串的正名、改名以及拆卸蔣介石銅像的舉動?有何深層背景?如何評估其影響?

  王崑義:最近一連串的正名、改名、拆蔣介石銅像這些東西,其實一直在推動。以前像正名、二二八守擁台灣,目標對准的是中共、中國大陸,然後再反射到藍的這邊來;現在不用那麼麻煩了,直接拆銅像、正名就把泛藍擊垮了,泛藍沒有任何反擊的力量。

  從今年一月份開始正名、拆銅像以來,泛藍有沒有甚麼反擊力量?馬英九有沒有帶動另一股風潮來反正名、反去蔣化?沒有,祗有前一陣子拆除高雄蔣介石銅像時,有一些泛藍的民意代表帶幾個群眾去那邊抗爭。可是將銅像拆成二百多塊,要拚都拚不回去了。所以這個東西,直接打擊國民黨,去除國民黨的中心思想,或思想的核心、核心價值。沒有了核心價值,就會導致國民黨內部的迷亂,等到要選舉的時候,國民黨怎麼去凝聚自己的支持者?

  記者:經常可以聽到有人描述說,現在台灣的許多做法,比如正名、拆銅像等,很像中國大陸過去的文化大革命,某些地方甚至有點像前幾年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拆除佛像的舉動……

  王崑義:這樣的說法,把事件擴大化了。其實正名、拆銅像,都是活生生的政治鬥爭。塔利班拖垮的形象是甚麼?是宗教的信仰,蔣介石在國民黨裡面並不等同於宗教領袖,不同於宗教信仰。民進黨拆除的是傳統的國家意識或價值意識裡面流存下來的一些東西,這跟拆除廟宇、教堂是不一樣的。正名、拆除銅像所造成的反擊力量是有限的,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政治鬥爭。

  國民黨如果要反鬥爭,就必須有一群人可以死守在中正紀念堂,或者死守在民進黨仍然要拆除的這些銅像旁邊,有死守的意志,敢於與拆除者流血抗爭。但是,現在看來,國民黨沒有這樣的人。如果類似的事件發生在以前在野時的民進黨,一定會死守,不怕流血。

  我認為,祗有民進黨感覺到國民黨可以不惜生命來護衛這個價值核心,讓執政者害怕,才會有效。但現在的情況是,執政者在那邊玩得很高興的時候,感覺很奇怪,感覺很郁悶,怎麼國民黨一點反擊力量都沒有?你知道嗎,在一個激進民主的社會,民進黨像只餓獅子,在找肉吃的時候,找到的都是骨頭,找不到肥牛,感到很郁悶。所以民進黨私底下都在笑說,唉,馬英九都是虛胖嘛,民意支持度這麼高,結果針一插進去就扁了,沒有任何反抗的力量,沒有任何的反擊的力量。

  民進黨會繼續挑戰兩岸關係

  記者:未來一年台灣朝野攻防的焦點與變數估計會有哪些?民進黨或陳水扁有沒有可能在兩岸關係上制造一些突發事件或衝突?

  王崑義:還是正名、制憲、兩岸關係這些議題。民進黨還是會挑戰兩岸關係,因為民進黨認為,民進黨走和平主義,絕對沒有票,民進黨祗有在危機之中才能增加他們的選票。

  在民進黨的概念裡面,台灣跟中國大陸之間的問題,不是在衝突,也不是在戰爭,而是在爭端,就是引發某些議題,引發某些爭端,然後進行炒作。以前台灣罵大陸,大陸會反應,但現在都不反應了。阿扁三月四日講“四要一沒有”以後,發覺外界沒有甚麼反應:美國蜻蜓點水,中國大陸愛理不理,台灣股市也祗有一天的反應。這對阿扁來講,是很郁悶的。現在的問題是,阿扁這個郁悶會觸發他以後不講了呢,還是會去思考操作更實質、更震撼性的新東西呢?這是值得思考的,我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我認為,當阿扁發覺講“四要一沒有”的話沒人聽的時候,才是危機的開始,而不是從此就可以幸福快樂。因為,陳水扁未來很有可能會刻意去制造某些爭端,造成兩岸關係的緊張。

  相對來看,阿扁去年講廢統的時候,還有兩個月的緊張狀態;前幾年講“一邊一國”的時候,當時的陸委會主委蔡英文還要到華盛頓去做解釋;可是到“四要一沒有”的時候,甚麼都沒了,阿扁會覺得他的總統越做越小了,因此你覺得他會甘心嗎?這是第一個。第二,民進黨會相信,這樣做下去民進黨會有選票嗎?除非國民黨的馬英九是扶不起的阿鬥,或者他自動棄權,否則的話,我覺得,操作中國大陸來增加自己的選票,是傳統以來一直有效的做法。

  因此我覺得,某種形式的突發事件,引發兩岸之間的爭端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理由是當阿扁的話已經沒有效用的時候,都不被理會的時候,他祗有靠行動來救自己的聲望。這方面的操作,是蠻有可能的。

  王崑義小檔案

  王崑義:一九五九年五月三十日生,台灣高雄縣人;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學士,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現為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自由時報》撰述委員、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客座教授;曾任台灣海洋大學共同科、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所)、國防大學空軍學院等校之兼職副教授;著有《輿論戰----兩岸新戰場》、《台灣安全的拱心石》、《我國如何開展與南太平洋國家的外交關係》、《從戰略文化解析中共的軍事演習》、《資訊戰的戰略與戰術》、《全球化與台灣--陳水扁時代的主權、人權與安全》等。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7年4月號,總第112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