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前經濟部長次長尹啟銘出新書吁政府力挽經濟頹勢 |
中評社訊╱題:台灣經濟與兩岸合作:實地考察和戰略思考 作者:常修澤(北京),著名經濟學家、研究員、博導
•通過實地考察,作者感到台灣經濟雖然發展不算強勁,但經濟的基本面大體成型,難以得出“台灣經濟連續下滑”的結論。
•兩岸投資方面最突出的問題,是台當局採取的“排斥陸資入島”的政策。台灣決策部門須順應經濟全球化特別是資本流動自由化的潮流,允許陸資入島,推動兩岸資本的雙向流動。
•以“合贏天下”作為新世紀兩岸經濟合作的戰略目標。基於當今世界全球化的思考,兩岸應聯合起來提高中華民族的競爭力,賺全世界的錢。
應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和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蕭萬長先生的邀請,日前,大陸有關部門組織代表團出席在台灣舉行的“兩岸經濟發展願景研討會”。筆者作為代表團成員應邀赴台,這是本人自1995年以來第四度訪台。在台期間,除與台灣經濟界進行研討並作相關專題報告外,還在台北、高雄、台南、台中考察了台塑、統一等10大企業集團。上述研討和考察,給本人提供了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和審視台灣經濟社會狀況、並與台灣經濟界直接交流和溝通的機會。通過交流和實地考察,促使我從一個更高的層面和更廣的視野來思考新世紀的兩岸經濟合作問題。
對台灣經濟態勢的四點判斷
(一)台灣經濟總體不算振作,但仍保持低速增長,與大陸經濟發展的差距明顯拉大。
筆者上次赴台(2000年)時,台當年經濟增長(GDP)為6%以上,此後因受外部環境和當局政策的影響,呈下滑態勢。據有關統計資料,2001年下滑到最低點為-2.2%;2002年轉為恢復性增長,為3.6%;2003年為3.2%;2004年為5.7%;2005年為4.1%;2006年的資料,我在台時,官方尚未公佈,但向幾家科研機構詢問預計約在4.3—4.4%左右。這一速度低於香港的6.4%,韓國的5.3%,新加坡的8%,在亞洲“四小龍”中排末尾。依我之見,發展勢頭不算強勁。
當然,對其態勢也不能人為低估。從實地考察看,台灣經濟還是有一定發展的。我前三次赴台,在桃園機場下飛機後,均是由“一高”進入台北,這次發現,在“一高”之外,近年新建“北二高”(我就是由“北二高”駛入台北的);在台北市內,看到正在修建新的捷運線(地鐵);基隆河北岸,也有一些正在建設中的樓盤。考察中,應邀登上標誌性建築——有101層的台北101大樓;在由台北去高雄時也體驗了一下“高鐵”。到高雄發現,其市內也在新建地鐵。通過實地考察,我感到台灣經濟雖然發展不算強勁,但經濟的基本面大體成型,難以得出“台灣經濟連續下滑”的結論。
但是,台灣與大陸經濟發展的總量差距則在明顯拉大。我第一次訪台(1995年)時,台灣當年GDP為7.01萬億元台幣,折2650億美元;大陸6.08萬億元人民幣,折7413億美元,二者之比為1:2.8。五年後我第三次訪台(2000年)時,台灣當年GDP為9.66萬億台幣,折3094億美元;大陸9.92萬億元人民幣,折10299億美元,二者之比為1:3.9;此次訪台,預計2006年台灣GDP為11.5萬億台幣,折3596億美元;大陸20.94萬億元人民幣,折26847億美元,二者之比為1: 7.5,這就意味著如今一個大陸相當於7個半台灣。這當中,固然有“匯率變動”的因素,但台灣與大陸經濟發展的總量差距在明顯拉大則是不爭的事實。我在台北和高雄所作關於中國大陸區域發展的報告中,順便講到廣東省2006年GDP近 2.6萬億元,折3329億美元,接近台灣3596億美元時,沒想到這一句話引起與會者極其敏銳的關注。會後有朋友說,“大陸一個廣東省,都要趕上整個台灣了。”
當然,與台灣人均GDP 1.5萬美元相比,大陸人均GDP還較低 (2080美元左右)。兩句話:總量上,一個大陸相當於7個半台灣;人均上,一個台灣人相當於7個半大陸人,對此尚需保持清醒頭腦。
(二)台灣產業結構調整有所進展,但在經濟體系內部不確定因素也在逐步形成,其中以石油為主的原材料失衡影響深遠。
台灣經濟經過結構調整和轉型,已經形成“三二一”的產業格局。據“經建會”的統計資料,2005年台灣產業結構如下:農業,1.7%,第二產業25%,第三產業73.3%。相對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服務業佔GDP的55%,已增加18個百分點,有近六成的勞動力就業於服務業。從以上資料看出,台灣服務業已經超越工業,成為島內經濟的主要增長點。雖然其中有二產“部分外移”和三產“部分虛高”的因素,但台服務業中,通訊、科技研發、金融、教育、諮詢等知識密集或新興服務業發展是較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