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撰文談國際產能合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8 13:56:11


  中評社香港6月18日電/18日,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張軍在人民日報“國際論壇”發表署名文章《中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恰逢其時》,全文轉載如下:

  最近一個時期,中國同巴西、哥倫比亞、秘魯、智利、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埃塞俄比亞、埃及等諸多國家在開展產能合作方面有了明顯進展,國際產能合作已經成為當前中國對外經濟合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體現了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新優勢。世界經濟史上國際產能轉移的大潮此起彼伏,法國、德國、美國、日本、韓國等都曾是產能轉移的承接國和輸出國。中國自上世紀80年代起從發達國家引進大量的產能,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重大促進作用。經過幾十年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產業大國,突出優勢是處於全球產業鏈中端,是高端技術與勞動力成本優勢的集合,性價比高,符合發展中國家的需要和承接能力。高鐵、核電等一大批產業,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優勢,受到廣泛歡迎。

  中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符合世界經濟挖掘增長動力的迫切需要。當前世界經濟仍處於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復甦勢頭相當脆弱。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是應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培育本土化的產業群,可以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建設規模大、效益高的產業項目,可有力促進東道國招商引資,有效增加需求,積極擴大就業。通過加強當地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改善互聯互通狀況,緩解交通、能源、通信等發展“瓶頸”。同時,推進國際產能合作,也將促進有關國家科技創新,加快結構改革,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促進全球貿易投資注入新的動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