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崔永元揭央視特殊待遇:1年到台僅12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11 12:46:20


   
  我們不知道採訪有什麼原則,也根本不懂機位,有很多東西要規範。到什麼程度呢?比如你選題被斃了,怎麼辦?我們把它寫出來,非常幽默——洗熱水澡,別的都沒用。但今天你要讓我補充,我就說把素材留好。
  
  今天我做口述歷史,我明白了,要把素材留好。別因為被斃,就洗了錄別的了。當時大家在努力製造規範,也盡可能按照規範來做。
  
  後來你會發現永遠做不到規範,還會發現規範在不斷完善和提高,就像跳高,我一厘米一厘米地給你加,這樣既給你壓力又給你動力,你只要躍過去就是好樣的。但我永遠讓你躍不過去,最後一個杆把所有人全擋在外面,這就是它的魅力。
  可現在我們面前擺的是鐵絲網,好像是規矩,實際上寸步難行,所有人都走不了,膽小的人就開始往後退,就導致今天這個局面。
  
  南方周末:今天這個局面,有哪些往後退了?
  
  崔永元:當時創業的那些人,我想問問,誰現在沒在退步呢?
  
  以我自己為例,剛開始做《實話實說》的時候,我就想像我這樣兒化音這麼多的人也能主持節目,算是電視媒體的一個寬容。像我這樣的人也能出名,也算是這個社會的寬容。
  
  慢慢地我意識到我創造了個平台,這平台門檻非常低,過去不是專家、學者、部長或官員,就不可能進來。像街頭採訪老百姓,哪有呢?現在我們老百姓坐在演播室裡,誰想說誰就說,愛說什麼說什麼,這是個大進步。
  
  再後來,我發現這個平台真正美麗的地方,是能容納不同聲音。過去是一個人說了算,比如說我在這個學校(中國傳媒大學前身北京廣播學院)上學的時候,來了個人跟我們講美學,講共產主義,我們只有鼓掌的份,不能提問,也不能反駁。但《實話實說》,你說著話,我可以打斷你,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我來闡述我的觀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