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985與211工程存廢之爭:已成為求職壁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02 17:59:09


  中評社北京12月2日電/旨在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國“211工程”、“985工程”,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輿論熱議。雖然教育部已經回應了公眾的一些關切,但關於這兩個工程的存廢之爭依舊持續受到人們關注。專家認為,這折射出中國大學改革之路依舊困難重重,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依舊任重道遠。

  “211工程”、“985工程”分別是中國在上個世紀末先後提出的高校重點建設工程,前者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目前總共有112所高校進入“211”;後者是在“211”範圍內進一步甄選世界一流大學,僅有39所高校上榜“985”。

  針對廢除高校“211”、“985”工程的消息,教育部表示,“211工程”、“985工程”等重點項目有效推動了中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不存在廢除“211工程”“985工程”的情況。

  有媒體報道稱,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日前在出席“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討會”時明確表示,今後,更多的國家重大項目將會在支持範圍、遴選條件等方面對地方高校一視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壘,更加注重績效評價。

  然而,這樣的表態並沒有消減中國社會關於“211”、“985”工程的存廢之爭。有專家認為,從教育部的回應來看,不會很快廢除,這很符合中國教育界的實際。高等教育仍然需要國家的資金支持。但改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很明確的是,會朝著利於增強高校辦學自主權的方向前進。

  在中國,“211”、“985”工程高校擁有國家或者省級政府的專項資助,在辦學資源上遠遠大於其他高校。

  在學生就業上,很多中國企事業單位和部分外國在華企業也要求必須具備“211”、“985”工程的學歷背景。一些求職者雖然研究生學歷來自“211”、“985”工程高校,但由於本科不在這個行列,也不能順利取得求職資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