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莫愁湖愁了!江南第一名湖變成“洗腳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2 14:34:54


薛冰為記者圖解真實歷史遺跡。
  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的古城南京,至今已有2500餘年的建城史,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然而近幾年,南京卻出現了文物偽造、高樓環古湖等景觀工程,面對傳統與現代的抵制與交融,南京面臨著怎樣的保護修繕與開發利用的抉擇?

  “假城門”混進古都十三門 江南第一名湖變“洗腳盆”

  1月18日,《經濟半小時》記者在南京乘坐出租車,和司機聊起南京文物古跡保護、修繕時情況,司機說,眼前正在途經的這個城門就是一個問題。

  出租車司機:假古董,太假了,都不喜歡。

  司機說,現在看到的這5個城門洞,是2008年才新建的。每次他和當地一些人路過這裡時,都覺得難看、別扭。針對南京的古城改建和文化保護,一些專家學者一直在奔走呼籲,對於像長幹門這樣的城門修建,他們也提出過質疑。

  薛冰,原江蘇省作協專業作家,他參與、撰寫過南京城市史的寫作;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薛冰至今還保留一口南京話,被當地人稱為南京的“活地標”。

  薛冰說,南京城墻在明朝的時候總共有十三個門,現在修建的長幹門、華嚴崗門、標營門等城門,不僅名字在歷史上沒有出現過,而且也不符合我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原江蘇省作協專業作家薛冰:所以你造假城墻的時候,勢必把原來的基礎,又破壞了,又第二次加以破壞。

  讓薛冰感到痛心的還不只是城門的修建,讓他難受又無奈的是,在一些文物古跡附近,還新建了一些所謂的景觀項目、景觀工程。

  薛冰:一個叫賞心亭,另外一個叫孫楚酒樓,那麼這兩個建築,第一不在這個原位置上,第二原來的風貌肯定不是這樣。在城墻的空置地帶,造了這樣龐大的兩個假古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