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聽話,他不打也不罵,直接讓他去梅林山挖土去。“你不學習,總得幹活吧。”也許是蔣明心生愧疚,二話不說扛起鋤頭就挖土。
“一直挖一直挖,你不喊停,他就不會停。一上午手上就磨起了血泡。扛樹也是,從山那邊扛到山這邊,一棵又一棵。我當時想,這孩子還是個好孩子。”蔣忠新說。
於是,2011年,蔣忠新和妻子在新邵二中租了一個退休教師的房子。把家搬到了學校,決定讓兒子重讀高一。
在學校,蔣忠新不玩牌、不搓麻將,平時就釣釣魚,其餘時間常翻兒子的書。
有一次在翻看兒子的書時,蔣忠新想:“這題也不難啊,為啥我不能參加高考,考個大學?”
“我把想法告訴兒子,兒子很驚訝,說我年紀太大了。”蔣忠新回憶道。
生於1970年的蔣忠新,在家裡排行老大,他還有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不好,讀大學的想法一直不能實現。
初中畢業後,他上了一所職業高中,學習修電動機。高三時,蔣忠新參加了高考,考了401分,當時的分數線是420分。
他不甘心,自己跑到新邵七中去複讀了半年,想再次參加高考,可父親以身為長子應該早點分擔家務為由將他叫了回來。大學夢就此終結。
“我們那代人對上大學有天然的向往,‘天之驕子’這個詞太吸引人。”蔣忠新說。所以,即便不能參加高考,他也在不停地學習,通過各種努力參加成人自學考試,無奈成績不是很理想。
但是現在,這個高考夢被兒子的書本重新點燃。不過他不敢輕易跟別人說,而是先試著聽老師們的講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