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成都最嚴地名總規:50米以下建築不能叫大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4 09:32:42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800多年前,詩人陸游用這樣的詩句留下了關於成都的文雅記憶,也讓成都諸如青羊宮、浣花溪等歷史文化韵味十足的地名傳承至今。地名,是城市的“活化石”,也維繫著城市的歷史溫度。

  在高速城鎮化的衝擊下,如何保護和傳承本土歷史地名?如何杜絕“洋名”和“怪名”?1月13日,成都市出台了“史上最嚴”的地名總規,《成都市地名總體規劃2015-2020》,將中心城區劃分為16個地名區塊,其中道路、公共空間、建築物等命名都要遵循具體規則,接地氣,傳承歷史味兒,拒絕“洋名”和“怪名”。

  此外,要求地名命名中優先使用“老地名”,以及不得使用繁體字、異體字、自造字和標點符號等地名命名原則。

  新規

  主城區道路 原則上取名不超7個字

  《總體規劃》指出,現在“街、巷”通名不斷消失,“大道、路”通名卻存在過度使用的問題,因此它擬定了一個基本原則:中心城區城市道路通名,應以“路、街、巷”三類為主,“大道”、“大街”為輔,對支路及以下級別路網,有效保護及鼓勵使用“巷、里”。

  那麼,哪種道路應使用大道、大街,哪種道路使用巷、里?成都市規劃局詳規處處長孫琪介紹,道路紅線寬度在60m及其以上的快速路、主幹路,原則上通名宜使用“大道”、“大街”;60m以下、16m以上的主幹路、次幹道,原則上通名可使用“路”、“街”兩類;16m以下的支路,原則上通名使用巷、里。取名時還需盡量簡練,總體字數上要求應以3~5個字為宜,原則上不得超過7個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