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陝西木匠30年造出最真實木牛流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8 17:37:42


村民試乘“木牛流馬”。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這東西有意思,不喝油,不吃草,只要扶著就能跑。”16日,眉縣營頭鎮大理村十幾位村民圍著一個木頭做的“牛”議論著。原來,這是眉縣一位50歲的木匠,經過30年的反覆試驗,造出了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
  
  眉縣營頭鎮大理村三組村民達喜全有祖傳的木匠手藝。15歲那年,他想做一個“木牛流馬”,得到了父親的支持。於是,達喜全查閱了大量資料,得知“木牛流馬”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一種運輸工具,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400斤以上。達喜全告訴記者:“製作‘木牛流馬’有個原則,就是要還原到三國時的社會資源條件,不借用當今的燃油、電力等資源”。達喜全反反覆複進行試驗。“至少有上百次拆了安、安了卸。”經過長達30年的試驗,達喜全終於研製出僅靠杠杆驅動的單驅單輪驅動“木牛流馬”。這頭“木牛流馬”外形看起來不很完美,但能利用杠杆驅動上坡,一次能承載300多斤重物,下坡利用木擋位自動刹車。3月16日,幾位村民和記者當場試驗達喜全製造的“木牛流馬”。一個小夥子坐在上面,另一位村民擺動著駕杆,一點兒都不費勁。為了試驗“木牛流馬”的載重量,記者選擇了一條30度以上的100米土坡,並讓“木牛流馬”上再站了一個160斤左右重的人,兩人總重量330~350斤。重量加了,平路變坡度,可“木牛流馬”依然毫不費力,穩步前行。
  
  達喜全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將研製雙驅雙輪,再完善“木牛流馬”的馬頭、馬身,讓來眉縣的遊客騎乘。

  (來源:《西安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