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晚清110歲母親:五世同堂後人170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9 15:58:26


晚輩們為老壽星拜壽。
   
  鐘世昭幼年時,父親便因病早逝,母親帶著鐘世昭三兄妹改嫁。
  
  1912年,民國緊隨而來。但這一切,對鐘世昭來說,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1920年,14歲的鐘世昭成了同村曾家的童養媳。曾家也是世代長工,丈夫叫曾義坤,比她大8歲,為人倒也老實勤快。但是任憑兩人如何在地裡埋頭苦幹,每次給地主交租後,幾乎沒有什麼結餘,家徒四壁。
  
  1926年,在地主家旁邊搭建的茅草屋內,鐘世昭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夫妻倆給他取名曾禮富——在那個年代,窮人總希望通過好的名字來改變孩子的命運。
  
  3年後,二兒子曾禮元出生。
  
  一家四口擠在茅草屋內,每逢雨天就漏雨。屋內擺著兩張竹板床,是僅有的家具。
  
  匪患
  
  在19世紀30年代,四川常有棒老二(土匪)作亂。
  
  1930年秋收後,鐘世昭夫婦把大部分糧食交給地主,剩下一些果腹的糧食。為了防土匪,夫妻倆將這些糧食,藏在屋檐下,用柴火蓋住,以掩人耳目。
  
  這天晚上,土匪果然來了。“當時土匪一行10多個人,有扛槍的,有提刀的,架勢汹汹。”土匪自然先是到地主家“行動”,然而地主早有準備,大門緊閉。而且地主有槍,土匪也不敢輕舉妄動。既然在地主家刮不到油水,一行人只好將注意力轉向旁邊的茅草房。此時,鐘世昭夫婦和孩子躲在房間一角瑟瑟發抖。
  
  “土匪也窮,他們翻翻撿撿,把晾著的衣服褲子都撿走了。在屋檐下,也把藏的糧食翻了出來。”夫妻倆眼睜睜看著口糧被土匪搶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