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八旬老教師助學64年捐115萬元
http://www.CRNTT.com   2017-11-16 11:19:53


 
  三封電報未回家,“最對不起父親”

  1969年,李振華被調到了另一所山裡的學校——張家坡中學,這所同樣位於大山深處的學校,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是山裡孩子考出山坳坳的唯一出路。”

  自從17歲來到沂蒙山區後,李振華每年只有過年的時候可以回一趟南京老家,“暑假農忙完孩子們要複習,我要幫孩子們輔導功課,不能回去,寒假回去陪父母過個年,就趕緊回來。”

  自小離家,未能回饋父母恩,讓李振華一直很愧疚,“當時我每個月工資21塊錢,我就寄10塊錢給我父母,5塊錢資助學生,6塊錢留給自己。”

  “到了1960年生活比較困難的時候,每個月會給我們發2兩豬肉、2兩油、2盒煙、1兩茶葉的糧票,但我從來沒用過一次。”每次臨近過年的時候,李振華就把自己積攢了一年的糧票一起買了東西背回家。

  春節返鄉的火車常常擠不上去,李振華一站就是十二三個小時,下車的時候往往腿都動不了了,“父母見到掉眼淚啊,讓我不要再帶了,但我還是要帶回去給他們。”

  1980年的初夏,高考複習正在進行的時候,李振華接到了父親病危的電報,“當時是5月份,離高考還有1個多月,我難過啊,但我不能回去,這些山裡的孩子,翻山越嶺的上學,上了十幾年就指望著這次高考,我不能對不起他們。”

  李振華讓自己孩子代替自己回去,而他繼續守在學生身邊,“兒子回去呆了5天,發來一封電報,我父親去世了。”

  未能見到父親的最後一面,讓李振華至今念念不忘,回憶起來,不禁潸然淚下,“我最對不起我父親,在他病重的時候,家裡來了三封電報我都沒有回去,沒有給他端過一杯水,拿過一片藥。”

  得知父親去世後,李振華一下就暈了過去,醒來後,他拿著給學生們印複習提綱的白紙,跪在學校的後山上,一邊哭一邊給父親燒紙。

  這一年的高考,李振華所帶的班級裡,56個學生有20多個考上了大學,“當時1980年是很難考的,而且他們都考的比較好,雖然我很愧疚,但我心裡也得到了一份安慰。”

  64年資助115萬,“一輩子為學生服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