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頒布的《中小學班主任規定》中,有一則“班主任有批評學生的權力”的條款規定,但實際上,不管是幼兒園、小學還是中學,老師大都談“管”膽顫。
“學校講究賞識教育,要鼓勵學生。一些老師因擔心承擔責任,而選擇完全杜絕懲罰的教育方式。”一位小學老師說,自己盡量不去碰孩子身體,避免出現容易引起爭議的行為。
“現在我也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管教,體罰這樣的事想都不敢想,連批評學生時說重一點都在擔心他們接受不了。”在南岸區某小學教語文的陳老師說,批評學生時,她總是提醒自己,要注意語氣語調和對方的表情變化,不要讓學生出事。
家長周先生說,他的兒子今年上初三,“太淘了,最近一個月連學校都不愛去了,講道理已起不了作用。我跟老師說‘你打嘛,只要能管得住他’,可老師說,現在不能、更不敢打學生。”
一名普通班主任
逮到學生抽煙,那孩子竟出口辱罵
一位老師說,雖說大多數家長都是比較配合學校教育的,但是每個班級總會有那麼幾個家長,覺得他們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對的,不認同老師對學生的嚴格管理。
這樣的話,如果老師對學生嚴格要求,就會與這些家長發生矛盾。輕則,老師與家長的對話不歡而散,重則家長還可能對老師惡言相向,甚至會到學校找麻煩。
一名班主任老師回憶,有一天,他在廁所抓到一群抽煙的初中生,在得知老師要把他們帶到年級德育小組辦公室或學生處辦公室作進一步處理時,其中一名學生一反常態,當即矢口否認,並出口辱罵老師。
第二天上午,老師和其所在班級的班主任深入地溝通後,決定聯繫他的父親。但是,這名家長自稱工作繁忙,相對於老師的迫切心情,他似乎對此並不是太上心。
在孩子被抓住抽煙的當晚,這名父親就把孩子接回了家,並告訴老師:有些事情,還是家裡好處理些……
退休教師黃老師回憶說:“我教書的那個年代,家長們知道老師是真心為學生好,不會因為老師批評孩子而有怨言,雖然嚴格一點,教育效果卻比較理想。”
管不管?怎麼管?老師們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