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航天人才脫離體制創業商業航天
http://www.CRNTT.com   2018-07-30 17:32:26


 
  在發射完畢後持續數月的間歇期間,苗建全陷入了一種矛盾。在他看來,體制內很好,穩定、有好的技術和各種服務支撐,但是在體制裡,個人的很多想法難以實現,他萌生了想離開體制的想法。

  幾乎在同一時間段,程翔也產生了類似的念頭。在工作近10年後,程翔經歷了一次自己職業生涯的困惑期,未來要做什麼?後面幾十年時間該怎麼走?儘管此前也有人離開體制,但是由於彼時商業航天市場尚未打開,離開體制也意味著要離開航天這一被成就感所充斥的行業。

  彼時已近35歲的程翔不得不面臨這些問題。“或許再晚幾年,我就不會考慮這個問題了”,程翔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新浪潮

  西安正聚集著一批商業火箭公司的研發中心,最重要的原因是西安聚集了兩大動力技術研究院,軍工高校也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中國最大推力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和固體火箭發動機均出自於這個西部城市。

  液態火箭——以液體火箭發動機作動力裝置的火箭——是目前運載火箭的主流技術方向之一,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中國商業公司無法在市場上購買到成熟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產品。為此,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這些商業公司開始以2-3倍的薪酬嘗試從體制內獲得需要的人才,自己進行研發。

  這僅僅是這場航天人才爭奪戰的一角。航天體制內幾乎聚集著中國所有的航天以及相關領域的頂尖人才,這也意味著這些商業公司不得從體制內覓得合適的人才。

  從這個角度來看,苗建全、程翔們是幸運的。從2015年中國商業航天起步以來所崛起的一大批航天創業公司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樣本。

  “我們當時考慮過幾個方向,一個是進入這些商業航天公司工作,另一個就是自己出來創業,最終我們選擇了後者”,程翔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在2017年年底,程翔和同在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的幾名同事離職創建了西安慣性飛越航天科技,進行火箭動力技術的研究。

  羅蘭貝格航空航天與防務領域合夥人於占福在2016年時就已經察覺到了一些航天體制人員離職的現象,不過此前這種現象還是個別存在,大多數也是進入商業航天創業企業工作。類似於程翔、苗建全這樣一個團隊從體制內離職創業的案例還是讓於占福感到驚訝。“如果這成為一個趨勢,將會帶來一個很深遠的影響”,於占福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體制支撐

  2017年春節,在家裡過年期間,苗建全最終下定決心離職創業。春節後,他開始聯絡此前已經表達過意向的同事,他們在隨後的數月間陸續完成了離職手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