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航天人才脫離體制創業商業航天
http://www.CRNTT.com   2018-07-30 17:32:26


 
  苗建全選擇的創業方向是業務衛星,與目前商業航天公司較多關注的立方星相比,這是一種設計、製造難度更高,但功能拓展性更好的衛星類型。當然,這也意味著更大的投入,目前正在製造的衛星整體投入達到數千萬級別。

  這與上一波商業航天創業者形成了一定的對比:從體制內脫胎的創業人更傾向於進入一些技術難度更高的航天領域。

  為苗建全提供信心支撐的是中國已經逐步成熟的航天體系。從2005年開始,中國對於航天體系建設的投入不斷增加,設備、人員薪資也快速上漲。一個案例是,在苗建全2008年加入航天科技集團前三至四年,這是屬於“保底”的就業方向,但是到苗建全畢業時,航天系統已經成為一個優質的就業方向。

  伴隨巨大財政投入而來的是一個逐漸成熟的龐大工業體系,在商業航天浪潮逼近的時刻,這一體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我們製造衛星主要是做系統工程,按照市場需求設計衛星,然後向配套商採購我們需要的部件”,苗建全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正在北京工廠內測試的衛星所用的主要部件全部來源於體制內各個航天院所。

  在相當長的時間中,中國體制內航天院所的產能主要用來完成既定的國家任務,只有偶爾會為個別高校科研服務。但是,隨著商業航天市場的興起,新的客戶也正在出現。“院所的產能都是比較飽和的,再加上現在商業客戶的出現,一些院所已經考慮在擴充產能”,苗建全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而對於商業航天公司而言,這些來自體制內的產能擁有極高的技術品質、良好的信用,也是一個極為優質的採購對象。“他們提供的產品品質從來不會出錯,承諾的技術指標也肯定能做到”,苗建全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呼吸花錢

  “你可想好了,從體制出去可是連呼吸都要花錢的”,這是一句讓苗建全印象深刻的話,對他說這句話的人是一位來自北京的投資人,這也是苗建全見的第一個投資人。

  凶險的商業市場是所有航天創業人需要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它意味著創業者要扭轉此前體制內所形成的既定心態,尋找到一個效率、成本和安全的巧妙平衡。“商業的邏輯和政府的邏輯不一樣,體制內是不計成本探尋最先進的技術,作為商業公司,我們就需要考量市場的需求”,程翔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以目前程翔公司正在設計的發動機為例,這一發動機選擇了一種被稱為開式循環的技術,而目前體制內主要專注的是性能更好的補燃循環技術。後者的燃燒壓力更高、對生產工藝要求更好,因此成本也更高。“從短期看,對於目前的商業火箭公司,開式循環技術更適用於商業化,所以我們就選了這一技術路線”,程翔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按照程翔公司的設計預算,這一發動機的成本將會比體制內採用的補燃循環式發動機低6成左右。程翔認為這個技術將會極大的推動對中國商業航天的發展。

  在於占福看來,這也是商業航空存在的意義,從某種角度,這些商業公司能夠更加靈活,同時也能更好的兼顧成本和效率平衡。

  這種特性讓航天創業人懷有一種新的想法:即在滿足民用市場需求的同時,或許未來能夠返過身為體制內提供服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