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如何評價這次2019中關村論壇?
吳柯:這次論壇最大的意義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把各方的思想觀點集中在一起,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資深學者,無論是搞軟件還是搞硬件的,大家充分交流分享。
新京報:如何評價北京近年來的科創能力,還需要在哪些方面持續發力?
吳柯:首先北京是一個高校和人才聚集的地方,名校雲集,高校和研究所的精華都聚集在這裡,科研投入很大。其次北京作為政治文化中心,吸引了很多高級人才來到這裡工作,並且北京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對國際交流來說是非常好的一個地方。
綜合來說,北京利用自身高校及研究所的科研條件、國際交流能力,吸引了大量的優秀學子,加上央企、國企、知名民企大規模聚集所積累的產業效應,北京的科研能力是極強的,而且這個能力是無與倫比的,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我覺得一方面要持續保持北京高校的競爭力,同時,要保持吸引大量的優秀人才的能力,特別是國際化人才,我認為對北京非常重要。
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主任解洪興:
中國環保市場全球最大
昨日,在“知識產權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平行論壇上,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主任解洪興在會後結合自己所在領域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他表示,中國環保市場全球最大。
創立初衷是為防治空氣污染提供技術
新京報:您能簡單介紹一下清潔空氣聯盟創立的初衷是什麼嗎?
解洪興:聯盟創立的初衷重點是針對空氣污染。2013年1月是空氣污染非常嚴重的一個時間點,因此我們發起創立聯盟。但是,過去這六年,北京的空氣質量已經顯著改善,所以,我們就不僅僅是針對空氣質量,也希望在更多的方向發揮一些作用。
新京報:現在你們聯盟的業務方向有哪些?
解洪興: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聯盟主要業務是綠色技術。除了針對空氣污染防治,現在業務擴展到更大的綠色技術,推動產業發展,尤其技術升級,更好地服務科技成果轉化。
希望推動中國綠色企業做大做強
新京報:你們是如何關注到知識產權領域的?
解洪興:聯盟在2015年發起了一個獎項——創藍清潔空氣技術全球征集評選活動。當時的初衷是快速改善空氣污染,需要很多優秀的技術,這些技術應該從哪裡來呢?我們希望能夠幫助政府尋找方案,因為我們是一個專家平台,能夠幫助政府去做前一輪的技術的征集和評選,找到好的技術,再推薦給政府。
評獎時會涉及技術,涉及知識產權,我們當時請了國際知識產權專家來做技術知識產權的評估,在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裡面有非常大的學問。
新京報:綠色技術方面的知識產權有什麼特點?
解洪興:我們征集的技術是全球化的,每年都有50%以上的技術來自於海外,能夠看到不同的技術團隊對於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歐美、日本技術企業的知識產權水平比中國本土企業高很多。為此,我們現在在從知識產權的層面做一些工作,來推動產業真正擁有技術的內核,擁有高價值的知識產權。
新京報:綠色產業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現在已有碳交易等新型產品,你們所做的事情與碳交易有什麼不同?
解洪興:碳交易其實更多的是將原來非市場的行為轉化成市場行動。它將排放權變成了一個稀缺的市場資源,然後進行交易。我們現在做的與它有關聯但又不一樣,更多的是往技術方向探索,如何能讓技術更好地更高質量地發展。
無論是從傳統的污染治理方面,還是節能產業、清潔技術的發展,包括新能源汽車等,中國的市場都是全球最大的。有這麼大的體量和市場,應該有技術實力更強的企業發展起來,但目前環保行業的整體技術能力仍有限。我們認為,這與企業在知識產權上意識不高、重視度不夠有很大的關聯。我們希望能在這個方向做一些推動和引導。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