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毛澤東隱秘的願望:曾想做一個肥皂製造專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8 11:10:59  


 
  毛澤東還想當一名新聞記者。他雖然沒有成為新聞記者,但他對記者職業的鐘愛非同一般。

  新華社成立70周年前夕問世的《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新華社撰寫的新聞作品》,集結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許多新聞作品,其中58篇是毛澤東撰寫的。解放戰爭期間新華社播發的《中原我軍占領南陽》、《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別了,司徒雷登》、《將革命進行到底》、《丟掉幻想,準備鬥爭》、《唯心歷史觀的破產》等著名篇章,都出自毛澤東的手筆。新中國成立後,已是50多歲的毛澤東還在為新華社寫稿。這就是:關於中蘇建交的新聞稿、關於駁斥艾奇遜造謠的新聞稿、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向平壤進攻的新聞稿、關於平壤解放的新聞稿、關於將開城地區劃為中立區的新聞稿等。

  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報道的新華社記者成一老先生回憶說,毛澤東一天為新華社寫兩三篇稿件也是常有的事,猶如一位十分勤奮的新聞記者。他寫新聞稿不僅速度快,而且準確、鮮明、生動。一次,毛澤東寫完稿之後,曾幽默地問旁邊的新華社工作人員:你們說誰是最好的新華社記者?大家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想去國外看一看

  毛澤東始終是一個主張出洋、吸收西方知識的人。早在1917年8月,他在寫給老師黎錦熙先生的信中即提出了“須出洋求學,乃求西學大要”的目標。他在給同學的信中說:“我不是絕對反對留學的人,而是一個主張大留學政策的人。我覺得我們一些人都要過一回‘出洋’的癮才對。”1921年9月,他計劃在國內再做三四年的預備,然後“赴外國求學,至少五年,地點在俄”。但毛澤東的這些計劃都沒有實現。當許多人都在國外住洋房、吃面包時,毛澤東卻走向了中國的窮鄉僻壤,走向了社會的最底層,住茅屋,吃南瓜。正是從這裡,他走向新中國的明天。

  從其個人志願來說,毛澤東還是願意到國外看一看的,即使在他身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失去了行動“自由”的情況下,他還是向往著外面精彩的大世界。

  1959年3月的一天早上,毛澤東在武漢東湖會見了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這次,斯特朗是跟黑人朋友杜波依斯夫婦一塊兒來武昌看望毛澤東的。毛澤東跟斯特朗說,這是自延安那次談“紙老虎”以來,他第一次接見美國朋友。毛澤東請大家坐下之後,談笑風生。毛澤東十分欽佩杜波依斯91歲高齡身體還如此健康。毛澤東說:連我也感到上年歲了,但我還有精力,人也健壯。我每年還能暢游長江,也在中國其他河域裡暢游過,還希望多游一點。如果你們三位不反對的話,我想在密西西比河裡游泳。但我估計另外三位,杜勒斯先生、尼克松先生和艾森豪威爾先生,可能要反對。杜波依斯回答毛澤東:“正相反,這三位很可能想見到你在密西西比河裡游泳,尤其在河口附近游。”“真的嗎?如果這樣的話,我便近日內動身出發,就算是位旅遊者好了。我不談任何政治問題,只在密西西比河裡游泳。如果艾森豪威爾先生允許的話,我倒還想看看他打高爾夫球呢。或許我再去醫院探望一下杜勒斯先生。”毛澤東笑著回答。杜波依斯說:“這可能會給杜勒斯一擊。”毛澤東回答道:“這遠非我去的用意,我非常希望杜勒斯先生能康復。作為美國國務卿,他對我們很有用。同時,他對美國人民、對全世界勞動人民都有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