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抗日戰爭,中國不宣戰反而更吃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06 11:29:02


 
  所謂宣戰,是指一國向另一國通知或宣告終止兩國之間的和平狀態,轉入戰爭狀態。宣戰旨在說明進行戰爭的理由,使對方和中立國獲悉戰爭狀態開始存在,戰爭法和中立法從此時開始適用。

  事實上,日本侵略中國,一直是不宣而戰。所謂國際法,對於日本而言,不過是一紙空文。

  宣戰,日本人是那麼講規矩的人嗎?不宣而戰才有突然性嘛,才能占到小便宜嘛。

  問題是,1937年7月7日以後,已經真刀真槍地大打起來了,這總該可以宣戰了吧?就當是先上車後補票,補辦個手續吧?

  結果是,中國不想宣戰。而不想宣戰的理由,在《中華民國政府對日宣戰布告》裡說了:“原期侵略者之日本於遭受實際之懲創後,終能反省”。

  但這只是面上的理由,並不是真實的理由。

  其實,蔣介石也想宣戰來著。七七事變發生後不久,蔣介石就於1937年7月16日指示國民政府行政院,研究對日宣戰問題。

  而中國之所以最終沒有立即對日宣戰,是因為國民政府的高參們提出了三條理由:

  一是當前我國軍工產業極度落後,軍用品不能自給自足,絕大部分依靠外國進口。如果對日宣戰,日本就會以交戰國身份,通知各國禁止一切軍用品和軍用原料輸入中國,同時切斷我國的海上運輸線。此時,我國的海軍尚弱,無法保護我國的海上運輸線。

  二是眼看就要到手的德械師裝備可能泡湯。抗戰爆發前,中國剛剛利用和德國的友好關係,在德國軍事顧問團的幫助下,整訓裝備了三到四個德械師,但是到中日開打時,還有大量預定的裝備沒有到貨。如果對日宣戰,日本肯定會利用與德國臭味相投的軸心國關係,迫使德國取消對華軍售。

  三是中日雙方在對方國內都有大量的僑民。如果宣戰,中國目前沒有撤僑和護僑的能力,而日本卻有這個能力。不僅如此,由於中國還有英法俄等他國租界,日僑根本不必費那大個勁兒回國,直接進入中立國租界就行了。這樣一來,中國政府還真拿他們沒什麼辦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