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共享單車落敗已初現端倪
http://www.CRNTT.com   2018-08-06 11:00:21


 
  共享單車已進入深度洗牌期

  雖然有近八成受訪者使用過共享單車,但不可否認,共享單車最初的熱潮已經消退,在大眾用戶的眼裡,落敗已初露端倪。

  調查中,雖然有84.4%的受訪者認同共享單車是綠色出行的好工具,具有隨騎隨走優勢,能較好地解決城市公交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但有61.7%的受訪者認為,從當下市場發展態勢來看,共享單車市場已進入深度洗牌期,隨著資本熱度的減退,共享單車將遭遇發展難題。從維護市場秩序來說,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共享單車投放量的動態監控;而對於一段時間以來出現的共享單車退押金難的問題,近半數受訪者認為企業應為運營失誤擔責,不能讓消費者買單,政府對此應予以監管。

  共享單車有沒有未來?受訪者中,48%表示“看好”,理由是共享單車作為一個發展模式、尚未定型的新生物種,假以時日,會有強大的爆發力;36.4%表示“不好說”,因為資本熱過後,市場降溫,共享單車行業增速趨於緩慢,北京、上海等地為考慮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對共享單車數量進行限定,且禁止新增投放。如果找不到新的突破點,共享單車的發展必將面臨調整。另有15.6%的受訪者,則直截了當表示“不看好”,原因是眼下的共享單車,不僅面臨來自市場的壓力,更有來自輿論場的壓力,雙重壓力之下,要破繭重生,有相當難度。

  共享單車如何“破冰”?在給出的6個多選項中,占比較為均衡。58.5%的受訪者認為,應當優化並創新共享單車平台與用戶之間的關係,共享單車發揮好平台的作用,真正讓其回歸到共享經濟的範疇;54.3%的受訪者認為,要提升共享單車的附加值,原先輕技術、重營銷的策略應當擯棄; 也有38.4%的受訪者認為,應該發揮市場競爭和政府監管“兩只手”作用,防止過度競爭浪費社會資源,也要防止被一兩家企業壟斷。

  受訪者對共享“空間”比較認同

  “空間”的共享,雖然不像共享單車那般一夜間席捲而來,但時不時還是能看到或聽到一些新的誕生。較之公眾已經相對熟悉的諸如短租房、辦公場地,眼下還有共享休息艙、共享健身艙、共享唱吧等出現。6月29日,上海又有了第一家獲得執照的共享餐廳登場。

  對於共享空間,56%的受訪者認為“很好,節約了社會資源”;28.8%的受訪者認為“不好,如果發生糾紛或出現安全問題,責任難以界定”;另有15.2%的受訪者表示“不評論,反正我不會去使用”。在已知的一些共享空間中,共享租房,如愛彼迎等短租平台,使用者最多,有52.4%的受訪者表示在這些平台上租過房,各年齡段的使用者相對平均;其次是共享辦公場地,使用者以80後和90後居多,可能與這兩個群體自主創業者較多有一定關係;共享唱吧(迷你KTV)使用過的人也不少,使用者年齡層次也較均衡。有資料顯示,去年7月,文化部印發《文化部關於引導迷你歌咏亭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迷你KTV行業發展趨向有序,去年市場規模突破35億元;相較之下,共享休息艙與共享健身艙使用者較少,占比均不足一成。

  共享休息艙,去年7月初曾以共享床鋪的名義出現; 但面世僅兩周,就因尚沒有獲得消防許可,也沒有賓館、旅館特種行業經營許可而遭拆除。一段時間以後,一款“共享頭等艙”APP上線,點擊進入,會有距離多少公里內的共享艙出現,不過在其注意事項中,列明的是“多功能沙發”,可以辦公、休息、娛樂。記者注意到,每天午休時,一些在CBD的艙位,有較高使用率。一位受訪者說:“手機掃碼後,根據界面提示,點擊‘開艙’即可進入。燈一關,躺下來,誰也看不見,中午休息不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