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為何藝體“獨苗”出征倫敦奧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0 09:09:06  


藝術體操一姐鄧森悅(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電/中國藝術體操集體項目已無緣倫敦奧運會,屆時只有“一姐”鄧森悅將作為中國隊的“唯一希望”出征個人項目。在經歷了北京奧運會奪得團體銀牌的輝煌之後,中國藝術體操的“倫敦之路”為何荊棘密布?

外傷:隊員太年輕 缺乏大賽經驗

  “我們的隊伍太年輕了,隊員們備戰時間短,缺乏大賽經驗,在一個奧運周期讓隊員們走到世界一流水平難度很大。”在此間舉行的2011年全國藝術體操錦標賽期間,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藝術體操部副部長張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中國藝術體操隊在雅典奧運會上首次亮相團體賽就名列第六,北京奧運會上更是奪得集體項目銀牌,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由於參加北京奧運會集體全能項目的章碩、孫丹等運動員均已退役,現在的國家隊全靠一批年輕小將挑起大梁。

  對此,張瑩說:“隊伍大換血後,世界級比賽經驗明顯不足,這成了衝擊倫敦的一大障礙。”隊員中經驗稍微豐富點的鄧森悅參加過去年的世錦賽,而竇寶寶、彭琳懿和侯亞男則只在廣州亞運會上露過臉。

  經驗不足也就容易導致失誤增多,這樣的情況中國隊也有過前車之鑒。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中國藝術體操未能奪金的原因之一,就是派出了一支全新的隊伍,隊員們臨場經驗不足,每名隊員都出現了小失誤,最終丟掉了個人團體金牌。

  北京奧運會之後,由這些“新面孔”擔當的藝術體操隊在國際性比賽中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團體項目在廣州亞運會僅名列第五、第30屆世界藝術體操錦標賽預賽十名開外,無緣決賽、今年的世界杯葡萄牙站、匈牙利站、莫斯科站也不見中國隊身影……積累大賽經驗依然任重道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