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一屆淡化金牌的奧運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3 09:31:48  


 
  陳默和餘光的想法或許可以代表部分民眾的心態變化。許海峰為中國奪得第一枚奧運金牌、中國女排力壓美國女排奪冠,這些激發民族自豪感的場面已經成為中國體育史上的經典。劉翔在110米欄跑道上突破歐美包圍,才是當今中國競技體育價值的真正表現。在很多學者看來,田徑、游泳以及三大球的奧運金牌,才是世界競技體育發展的主流。

媒體思路體現奧運價值

  盧元鎮認為,報道和宣傳奧運會的媒體,有責任向民眾傳遞一種“符合科學發展觀”的金牌價值取向,“要讓體育運動真正成為老百姓生活的組成部分”。

  “競技體育原本就不該從學校體育當中剝離出去,現在‘唯金牌論’又把競技體育推向死路,這是完全不符合大國形象的做法。”盧元鎮說。

  《賽點周刊》隸屬於日均發行量超過100萬份的《南方都市報》,在倫敦奧運會即將到來之際,這份體育周刊卻並沒有長篇累牘地分析中國奧運健兒將在倫敦奧運會上獲得哪些金牌,而是“把眼光收回來”,“更想多寫一些金牌之外的故事”。

  “我們在歐洲杯賽結束後做了兩期周刊,第一期是回訪了5名曾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運動員。第二期仍然以人物為主,採訪了一些倫敦奧運會的邊緣人物,比如說運動隊的體能教練,他們可能受條件限制無法跟隊一起去倫敦了。”《賽點周刊》的策劃人徐顯強告訴記者,“我們有一個專門的策劃團隊來操作,有些採訪早在今年年初就開始了,想表達的觀點就是,奧運金牌固然重要,但金牌以外的東西同樣重要。”

  不只是都市類報紙希望在這屆倫敦奧運會上完成報道內容方面的一次突破,包括兩家通訊社在內的諸多中央級媒體也已經意識到,“金牌絕對不是奧運會的全部內容”。

  據記者了解,“對於故事和人物的挖掘”,幾乎成為絕大多數媒體奧運會報道的主題思想。“因為時差的緣故,我們做日報無法搶到新聞的第一落點,所以必須開拓報道的眼界,這也是紙媒體從被動接受到主動轉換意識的改變。”一名中央級媒體奧運報道組成員說。

  事實上,如今就連網絡媒體都在力求找到新的途徑,來完成一次“與眾不同”的奧運會報道。“金牌肯定是第一位的,但絕對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求自己的記者要善於發現金牌之外的東西,否則大家看到的所有報道都會是千篇一律的。”

  當媒體的報道重點不局限於金牌選手時,民眾將會接受更多、更廣闊、更全面的奧運信息,而通過奧運會的報道增強全民健身意識,對參與奧運報道競爭的媒體來說,同樣責無旁貸。(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