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小學校園極缺專業足球教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6 17:16:43  


2011年3月6日,中國足協主席、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韋迪帶隊專程來足球城大連調研中國足球後備人才培養問題。
 
  新升小學足球隊成立剛剛兩年,帶隊訓練和比賽的任務,都由李曉軍老師負責。“說實話,我以前還每周都會與朋友相約踢一場正式比賽,我覺得自己的足球水平雖然沒法和職業球員想比,但起碼教這些小學的孩子沒有問題。”李曉軍對自己的足球水平頗為自信,“都說校園足球重在普及,這點沒錯,不過我自己帶孩子們踢球,還真想讓他們踢出個模樣來,讓別人一看動作很正規,是受過訓練的。”

  不過,李曉軍執教的新升小學足球隊還難以與有多年足球傳統的學校相抗衡,而且水平相差懸殊——在北京市“小西甲”聯賽裡,新升小學打了10場輸了10場,總共才進了7個球,被人家進的球卻有105個之多。

  “小西甲”聯賽一共包括20個小學足球隊,北京市足協向承辦者推薦參賽學校名單,學校同意後就可以派隊參加。“小西甲”參賽名額有限,儘管10輪過後排名倒數第一,但新升小學或許代表著北京市小學足球的整體平均水平。 

  其實李曉軍已經很盡力了,新升小學目前在職的體育教師只有4名,學校還在對外招聘合適的體育教師人選,目標是招滿6名,起碼達到每個年級平均有1名體育教師。這些體育教師的任務一點也不輕鬆,除了教好教學大綱上規定的體育課之外,學區和朝陽區的季度運動會、長跑比賽、游泳比賽、健身操比賽……都要這幾個體育老師參與組織,“經常忙不過來”。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校園足球難以在大多數小學校裡生根發芽,體育老師必須“身兼數職”,而具備足球專業訓練知識的人才,卻往往因條件所限難進小學校門。

“新政”鼓勵專業人才進入校園

  “由於沒有北京市戶口,想在北京當一名小學體育教師太困難了。”這是不少體育院校本科畢業生生共同的感觸。記者認識許多在大學中受過專業足球訓練的畢業生,但幾乎沒有人能順利成為小學體育教師、在小學校園裡給熱愛足球的孩子進行專業輔導。

  “北京全市大概有1500多所小學,不少小學都需要體育老師,但基本的要求除了本科畢業和有教師資格證以外,還必須有北京戶口,我們這些從外地來北京上學的人都不行。”3年前在北京體育大學本科畢業的王勝已經回到老家,“據我了解,北京小學體育教師待遇也很一般,新入職月收入也就兩千多元,年頭長的月工資和獎金加起來也就4000多元,這點錢要在北京生活真困難。”

  北京小學體育教師缺編嚴重,更別說具有一定水平的專業足球教練了。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北京——成都市成華區李家沱實驗小學校園足球開展已有10餘年,校長廖沁認為,校園足球普遍開展的限制在於:主管部門政策保障不足,場地器材不足,體育教師訓練水平不高。

  “過去訓練經費是家長出一部分,學校補一部分,但現在學校都是績效工資制,不能直接給體育教師發補貼,外請教練也牽扯到待遇問題。”廖沁說,“沒有專業的足球教練,校園足球的水平只能停留在普及上,要想讓校園足球的水平提高一些,必須有專業的教練來教孩子們踢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