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BA天價“蛋糕”背後故事 物有所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5 14:33:00  


 
  在薛雲飛看來,CBA聯賽推廣費的漲幅確實“超乎想象”。與此同時,他認為CBA聯賽的價值仍未得到充分反映。“中國職業體育應該不只(值)這點錢,可能市場、體制各方面限制它了,從而壓低了價格。”薛雲飛表示,CBA的職業化進程以及電視轉播權等因素都限制了聯賽價值的充分體現。“轉播權收入占聯賽整個收入的10%都不到,(價值)肯定體現不出來。全靠贊助商,體量不大。”

  在許多體育產業發達的歐美國家和地區,電視轉播權是職業體育賽事最重要的收入來源。然而,在國內由於電視資源的壟斷,即使像CBA聯賽這樣的品牌賽事也無法在電視轉播權方面實現較大收益,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國內體育產業的發展。

  廣東宏遠俱樂部董事長陳海濤認為,CBA聯賽舉辦了17年,職業化改革以來也過去了8年,“起碼得有5個億,各俱樂部才能嘗點兒甜頭。就算所有經營費用、稅等去掉1個億,分撥俱樂部4個億,17家如果平均分每家也就兩千多萬。現在哪家俱樂部不是虧幾千萬?”

  在陳海濤看來,3億多是比較合理的價位。“如果有10個、8個贊助商,加起來也不多。現在講拉動內需,國家人口那麼多,市場那麼大,應該容得下幾個億。”

  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營銷負責人黃濤說:“CBA作為體育資源經過了比較長時間的培育,在逐漸增長的過程中影響力越來越大,轉換成商業價值也就越高。在有影響力的體育資源相對稀缺的情況下,上漲是一個必然趨勢。”

  關鍵之道體育咨詢有限公司CEO張慶認為,要分長期和短期來看CBA聯賽的價格和價值。“從長期來看,無論是3.3億或者2.5億,折合美元也就是5000多萬。根據中國球迷的數量、市場潛力、增長空間,長遠看並不是多麼過分。但是,就眼前來看,可能是虛火過旺的表現。”

  “CBA多拿錢是好事,但也得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如果其商業價值有爆炸式的增長,比如賽事有爆炸式增長、或者聯賽有可預期的制度安排;聯賽規模、電視轉播、競賽品質等有改革舉措、如CBA公司的成立等預期,那麼現在這種上漲是合理的。但是,自2008年之後聯賽沒有大的改革舉措出台,對未來也沒有遠景規劃,或者可看見的步驟,”張慶不無憂慮地說。

“天價蛋糕”誰來埋單?

  從4000萬到3.3億,誰來為即將出爐的CBA“天價蛋糕”埋單?埋單之後能否取得相應的回報?

  張慶說:“現在的價格對贊助商構成巨大的壓力和風險,贊助和推廣費用大概是1:2、1:3的比例,這意味著兩點多億拿下之後還得再投入5、6個億去做推廣,可能相當於運動品牌公司市場花費的80%。我們注意到,國內幾家體育上市公司的淨利潤率在5%、6%的樣子,一個80個億的企業大概有5、6個億的淨利潤。當然營銷費用是放在毛利的部分,即使這樣對照下來也是相當大的數字,對於他們壓力很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