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李寧都是坊間傳聞可能接盤的體育品牌。根據不久前公布的年報,這兩家公司在2011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7.3億元和3.86億元。
在張慶看來,CBA推廣費的水漲船高並不完全是“願打願挨”,也有不少“情非得已”的成分,關鍵是國內優質體育資源極度稀缺。
“現在願意接盤的企業肯定也是從長遠來看,雖然商業上說‘願打願挨’,但是畢竟有些時候不能完全按照這種所謂的供求關係來看,當供給是壟斷性的市場,讓需求方PK價格的話,非常可能出現現在這種狀況,”張慶說。
“如果是完全開放的市場,有第二個職業聯賽可以選擇的話,不會出現現在的局面。目前來看,有一點跡象可以說,CBA之所以虛火過旺、被追捧,是因為真正的職業聯賽供給不足。隨著人們對奧運金牌態度的淡化,市場需要更多娛樂性、享樂型的體育產品,從消費者和贊助商的角度都需要。然而,環顧整個市場,足球、籃球之外別無選擇,而足球存在一些問題,有些負面的東西,CBA就變得更加稀缺。現在,排球聯賽、乒超等都很難和足球、籃球(聯賽)相提並論,如果有更好的政策支持、去更好地推動體育產業中競賽表演業本體的發展,帶動整個體育產業的發展,情況會大不一樣。”
薛雲飛也認為,CBA聯賽屬於稀缺資源。“現在國內職業聯賽也只有籃球、足球市場化程度比較高、關注度比較高,資源比較稀缺。安踏、李寧也好,耐克、阿迪也好,在中國市場沒地可投。由於資源稀缺,而市場還是比較大,加上現在體育品牌市場同質化競爭很厲害,所以這也會帶動它們行業內部的競爭,可能會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
喬丹體育在這次CBA聯賽贊助權的競爭中是旁觀者。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黃濤認為,最終掏錢的企業之所以決定投入,應該是認為“物有所值”。“相關品牌拿資源的時候一定有自己的考慮,很難說考慮的出發點怎麼樣,在他們的心目中,不管高低,一定是覺得值的。如果覺得不值,不會買,他們心裡肯定覺得可以平衡。”
不過,黃濤也不排除激烈的市場競爭給體育運動品牌造成的壓力可能左右最終決策。“在我們看來CBA贊助費用漲幅比較高,跟最近幾年持續增長有關係,籃球運動前景廣大,參與受眾多,群眾性、競爭性等有其價值在裡面。籃球方面的好資源價格大幅上漲,冷靜看也是趨勢。現在的行業也有一些問題,有壓力,也不排除大家在這樣的壓力下有賭一把的心理,關鍵要看資源取得之後如何應用,如果只是作為招牌和宣傳手段,那就要打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