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東亞運改革給中國體育指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2 14:16:54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10月8日晚,天津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第六屆東亞運動會男子百米“飛人”大戰開賽,但大片大片空置的看台令場面極其冷清。而東亞運飽受冷遇也讓改革勢在必行——6年後,它將變身為東亞青年運動會,對青年一代運動員的教育意義將取代對更高競技水平的追求,成為賽會新的主旨。這種轉變,既受到東亞地區體育官員的推崇,也被業內專家肯定。

  作為東亞地區唯一的區域性綜合性運動會,東亞運並沒有發展成為代表這一地區最高競技水平的頂級賽事。當今亞洲短跑一哥、中國田徑第一紅人張培萌沒有出現在本屆東亞運的男子百米大戰中,這無疑使得比賽的含金量大打折扣。名將缺席的情況在東亞運各個比賽項目中都很普遍,亞洲泳壇最知名的兩大明星孫楊和樸泰桓均缺席。乒乓球賽場,中國隊雪藏主力,日本隊的福原愛成了頭號明星。體操比賽,中日兩隊均未派出最強陣容。

  中日韓3個體育大國的一線選手大量缺席,東亞運自然很難成為東亞地區最高競技水平的賽會,觀眾不買賬也有了最好的解釋。

  “東亞運最早創立的時候,的確是為了給東亞地區的優秀運動員多提供一個大賽的平台。”作為東亞運改革小組成員的國家體育總局外聯司副司長左志勇今天向記者表示,“但在過去20年時間裡,國際體壇的大賽不斷推出,各單項體育協會圍繞奧運會也在進行賽事調整,總的發展趨勢是優秀運動員的大賽任務日益繁重。加之,東亞運的知名度相對有限,這使得東亞地區優秀運動員對該賽會的重視程度也在降低。”

  作為本屆東亞運的東道主,中國代表團也未能派出大部分主力隊員參賽,因為上個月,2013年中國體育界最重要的賽事——全運會剛剛落幕。今年的游泳、田徑和體操等項目的世錦賽也是在過去兩三個月時間裡陸續進行,這些大賽的東亞參賽選手也很難再以良好的競技狀態出現在東亞運賽場上。

  在中華台北奧委會主席蔡辰威看來,東亞地區體育實力存在明顯不均,中日韓等體育大國的精英運動員是以世界級大賽為目標,東亞運這樣一個區域性運動會顯然不會受到這些運動員的足夠重視。而一旦東亞國家最頂尖的運動員大量缺席,東亞運勢必失色很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