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英校園足球培訓先拿體育教師“開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18 13:39:07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16日上午天氣極好,陽光明媚卻不曬人,還有些微風,上海同濟大學的操場上來了72名特殊的“新同學”。“新同學”的確切身份,都是本地中小學的體育教師,他們的年齡大多在30歲~40歲之間,身穿統一的足球運動服,在6名英國外教的指揮下完成各種足球遊戲,一陣陣歡快的笑聲,讓從操場外經過的大學生們投來好奇的目光——這是教育部體衛藝司、上海市教委和孫中山青少年基金會聯合主辦,上海市校園足球聯盟和同濟大學承辦的英格蘭校園足球國際基礎課程培訓班。在隨後的7天時間裡,英國外教要讓這些參加培訓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對足球和足球教學,有一個全新的理解。”

校園足球並非“精英足球”

  執教的6名英國教員,是孫中山青少年基金會和英國足球總會精心挑選的,具有相關教學資格證書的培訓師,多年來一直從事校園足球的培訓工作。據孫中山青少年基金會(英國)總幹事鄭少強介紹,“中英校園足球合作”項目和上海市校園足球聯盟簽訂了10年長約,雙方約定,每年都要在上海定期舉辦校園足球培訓班,專門培訓由上海校園足球聯盟選送的上海地區中小學和大專院校的體育教師和體育工作者,上海市校園足球聯盟秘書長游鬆輝說,提升足球人口,說到底還要靠這些基層體育教師,“沒有各學校校長和體育教師的支持,校園足球就是一句空話,只有先把校長和體育教師培訓好,他們才有可能去推動校園足球的發展,這是非常現實的,現在上海校園足球聯盟做了一個八類人群的培訓計劃,其中就包括區縣體育局的幹部和中小學的校長,這一周的培訓,主要是培訓體育教師,讓國外的專家幫助他們提高教學能力,增加對足球教學的理解。”

  就在一個小時前,這些來自上海市16個區縣60餘所中、小學校的體育教師,在旁邊的體育館會議室裡完成了這次中英足球教練培訓項目的第一堂室內課——這堂室內課很有意思,英國教練把體育教師們分成若干小組,每組6個人,他們需要把英國教練發下來的道具拼成一幅完整的拼圖。道具非常簡單,只有三張圖片,其中兩張畫的是馬,另一張畫的是上下相對的兩套馬鞍。英國教練要求不折紙,不切割,把馬鞍配到馬上。平日習慣了跑跳投的體育教師們討論了大約10分鐘,最後擺出了正確答案:把兩張畫著馬的圖片反向拼在一起,再把畫著馬鞍的圖片叠在上面,完成了英國教練的“作業”。

   “這個遊戲跟足球有什麼關係?”不止一位體育教師這樣問英國教練,“不但有關係,而且關係很大。”英國足球總會教學事務部主任傑米?霍欽說,“我們想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首先要讓孩子們學會團隊合作,足球不是一個人的運動,在更多的時候,足球都是隊友之間的傳遞,大家討論拼圖怎麼擺放,這本身就是一種團隊合作的方式。”

  霍欽還希望通過拼圖小遊戲,讓這些直接與孩子打交道的體育教師明白,他們“最好”給孩子們留出自己思考的空間,“足球需要思考”,“我們的理念,是在中小學階段啟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他們用自己的頭腦思考,而不是去控制孩子們的思想。”

  在霍欽看來,曾經的典型性中國足球傳統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是教練帶著孩子們打比賽,嚴格要求孩子們什麼時候傳球,什麼時候射門,如果同教練的意圖稍有不同,馬上就會招致嚴厲批評或懲罰,“在中小學和大學校園裡,這種做法已被實踐證明是失敗的。校園足球不是精英足球,是普及足球,是要讓更多的人通過踢足球找到自己的快樂,有興趣才會有最大程度的參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