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著名比賽,獎牌很簡單,沒什麼品牌露出。”剛剛在希臘完成馬拉松的網友丹三表示,境外一些著名馬拉松的商業元素集中體現在博覽會上,大部分小型賽事很少有品牌露出,甚至賽道補給不如國內,不過從觀眾的熱情程度和比賽氛圍能感受到全民對馬拉松的支持。
“世界上大部分馬拉松賽是微利的准公共服務賽事運營,就是給民眾提供一個通過跑步認識自我的平台。”張慶表示,近期多起引發輿情的馬拉松事件反映出,當前我國路跑運動承載著多重附加值,反而模糊了競技運動的本質,“國內路跑運動應該減負了。”
然而,基於大眾對路跑的核心價值缺乏共識,網名為丁丁的資深跑者認為,隨著自媒體發展迅猛,有些觀眾已經進入“後真相”時代,“人們只在意情緒或主張,不願深究事實和道理”,因此,焦點事件常有反轉。
配有幾段不完整的視頻,“紹興馬拉松一跑者被急救兩次依然要比賽”上了社交媒體熱搜榜,稱讚急救醫生和譴責跑者不顧自身健康的觀點迅速形成,部分權威媒體及自媒體跟進傳播,直到完整急救視頻給出反轉劇情:暈倒的跑者稱自己並非想繼續比賽,而是醫生的急救方式不夠專業,“按得太疼了”,本能地想離開。
“後真相時代太容易帶節奏了。”丁丁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