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賽事運營環境,在他看來已經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階段了,“從懵懂到接受規範,從老百姓之前不關注、不怎麼參與,到目前的全民追捧、媒體聚焦就是最大的變化。政策的出台、監管力度的加大,專業培訓的強化、人才梯隊的逐步成長、參與者對於科學運動的持續重視就是向好的趨勢。”
微弱的雜音不會帶偏動聽的旋律。丁丁表示,當一些民營賽事公司在“加速度”中出醜的同時,北馬、上馬、杭馬、廈馬等國企或政府背景的賽事公司,越來越重視對選手的服務,追求精細化人性化。今年上馬跑進3小時的人數達720人再破國內紀錄,成為國內最快的馬拉松賽,這背後離不開對賽道的優化,對比賽日期的選擇,對參賽規模的控制,以及對藍色最短距離跑進線的引用。
公雲峰以今年廈門馬拉松為例表示,大雨瓢潑中完賽後,跑友被引導到場館內,“拉伸、冰敷、換衣服、甚至手機充電,什麼都沒耽誤。”他表示,不少跑友已經成長,花樣繁多的賽道補給已經很難滿足需求,反而會“慣壞”一批跑者,“跑馬拉松不是朋友聚會,成熟的跑者更需要感受到專業的賽道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