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體育時評:全民健身路徑,不能只建不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31 11:12:15  


  中評社北京12月31日電/自1995年《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以來,全國已建成逾16萬條全民健身路徑。散落在公園、社區的體育設施,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在家門口鍛煉身體。然而,不少地方存在全民健身路徑“重建輕管”現象,一些戶外健身設施建成後“一年新、兩年舊、三年殘”,不僅公共服務效益打了折扣,也影響了全民健身工作的整體形象。

  一些地方的全民健身路徑設施“短命”,或許有器材本身的質量原因,也可能有市民使用不當的因素,但說到底,相關部門監督管理不到位,才是根源。

  依據《中國體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暫行規定》,全民健身路徑實行“誰受贈誰負責、誰受贈誰管理、誰受贈誰維修”的原則,即全民健身路徑應由所在社區和街道負責維護與查驗,並指導居民妥善使用。然而,現實情形卻是,社區和街道受人力、經費所限,無法保證專人專職管理,健身路徑往往是用的多、管的少。缺乏日常維護和保養,使用壽命自然大為縮短。

  確保全民健身路徑持續健康運轉,除了呼籲廣大市民共同愛護和監督,加強管理更重要。如何管,相關部門似乎都有自己的“難處”。其實,問題還是出在管理者的思路和方法上,只要是從群眾利益出發,辦法總比困難多。比如,全國現已有超過70萬名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主管部門何妨在他們身上多做些“文章”。

  健身路徑進社區,是造福老百姓的民生工程。只有管理好、維護好健身路徑,才能真正做到惠民、利民、悅民。(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