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體壇聚焦:體育公益在路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31 10:28:35  


 
  “開始自己亂打,規則也不懂。直到志願者來學校,我們練了兩個星期,現在都明白了”。張永照說的志願者來自“2012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項目,旨在對小學生進行籃球啟蒙教育。“姚基金”是由籃球運動員姚明發起的慈善公益基金。“我們不為了找籃球苗子,就為了讓孩子們感受體育的快樂。”姚明在樂山感受到了這種快樂。

  幫助青少年,幫助弱勢群體,運動員之間彼此幫助,體育公益內涵的延展,讓體育呈現出更多金牌之外的價值。

  足球運動員高雷雷在退役後投身公益,找到實現人生價值的另一種途徑。他對在四川支教時的一件事記憶深刻:有一年學校放假,高雷雷準備回北京,一個孩子送他到學校門口,因為衣服單薄說了句,老師我冷。這讓高雷雷“大哭一場”,覺得還有太多孩子沒有得到幫助。高雷雷特意向姚明發出了邀請,請他指導自己捐建學校的孩子打籃球。

  “體育不是一個獨立的事業,體育的生命力來自於這個社會。”近年來為體育公益投入大量精力的楊揚說。正是從社會現實出發,體育公益找到了廣闊的天地。

  “每個人的奧林匹克”

  把個體的成功變成社會的財富

  近日,由中國奧委會、冠軍基金、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的“奧林匹克公益合作聯盟”在北京啟動。孫楊、姚明、鄒市明、馮坤等數十位人們熟悉的面孔來到現場,大家談論的話題是:體育與社會責任。

  去年倫敦奧運會回來後,拳擊冠軍鄒市明和帆船冠軍徐莉佳等人去了趟新疆阿勒泰。在阿勒泰,廣場成了鄒市明的“拳台”,人們的簇擁中,他和業餘愛好者過了一回招,最大的感觸是:“看到孩子們渴望的眼神,頓時看到了我們的責任。”

  兩屆奧運會跆拳道冠軍吳靜鈺正是在聽了楊揚為運動員組織的一堂課之後,對體育公益有了感性認識,“這對於我的人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北京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總經理張慶說,“體育明星代表著體育精神,又廣受青少年喜愛,他們參與公益事業有相當的號召力。”專家認為,如果將官方、明星、國際和企業四種資源整合在一起,發揮“乘法效應”,對於體育公益的系統化、專業化、規模化都有幫助。

  除了在賽場上摘金奪銀,運動員的價值還能如何體現?楊揚認為:“中國運動員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作為競技場上的成功者,我們有責任把個體的成功變成社會的財富。”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曾說,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如何體現這種力量?正如奧林匹克公益合作聯盟的口號——每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