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金花單飛帶火中國體育人才培養新模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2 09:51:23  


馬術運動在中國已不再是生僻項目
 
  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促成了國內體育熱的升溫,2011年李娜的奪冠,則從根本上加深了國人對網球的認識和理解。丁叮表示,2008年之後,網球培訓市場越來越好,網球運動的氛圍有了很大改善。“2003年我創辦網球學校時,很多人還不理解,因為在當時看來,網球並不適合中國人,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學一項體育運動,可能多數都會選乒乓球或羽毛球,很少有人選網球。2011年李娜的成功,表明中國人打網球沒有問題。李娜法網奪冠後,她的身價和國際影響力猛增,讓中國人第一次真正看到了網球的國際高端定位。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看懂了網球,很多家長都支持自己的孩子學打網球。”

  就像李紅旗並不奢望女兒成為第二個李娜一樣,丁叮發現,現在家長的觀念也有了很大變化,“10年前,可能只有那些有運動天賦的孩子才會被家長送去練體育。現在,很多完全看不出運動天賦的孩子也會被家長送來學網球,因為家長不會認為孩子練體育就一定要成為運動員,練體育開始成為孩子實現全面發展的一種手段。”

  與“網球熱”相類似,高爾夫球和馬術等以往僅為歐美人喜愛的運動項目也開始受到中國家長的追捧。

  2012年,京城馬匯馬術俱樂部面向社會招收學員,1年時間就招了100多人,其中青少年占三分之一。

  黨華是國家自劍中心現代五項和馬術訓練基地馬匹調教師。據他介紹,2008年後,馬術運動圈內的青少年比例不斷增大,以至於很多馬術俱樂部專門開設了針對青少年的馬術訓練課程,甚至還有為6歲以下孩子設置的“牽馬”課程。

  全國的馬術俱樂部有9成設在北京,在俱樂部比較活躍的馬術愛好者中,有60%是青少年,其中尤以女孩子居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