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運亂象揭示辦賽初衷已本末倒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8 14:07:24  


  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我想,全世界可能不會再有第二個這樣非常奇怪的運動會:比賽還沒開始就已經發出去了很多金牌(奧運會金牌帶入全運會計算並折算為兩枚全運會金牌)。每塊金牌的計算方法也有很大差別,比如馬上將要開始的遼寧全運會,以籃球為例,首先男女都分成年組和青年組,賬面上這就是4枚金牌,其次,冠軍要算3枚金牌,亞軍兩枚金牌,第三名算1枚金牌,第四名算3枚銀牌,算到第九名,也還有1枚銅牌。”著名體育社會學家盧元鎮在談到即將開始的全運會時告訴記者,“我們不妨作個預測,如果國家體育總局只是用金牌數量來推動中國競技體育的發展,那麼不久的將來,單項世錦賽的金牌也將算入全運會,那時候中國的競技體育,就完完全全成為金牌體育了。”

  第十二屆全運會本月底在遼寧開幕,各省市代表隊運動員已基本處於封閉集訓狀態,而在此期間還在完成國家隊比賽任務的運動員,也不得不在心裡盤算:是毫無保留地為國爭光,還是有所保留,等到全運會再拼盡全力?

  答案似乎明擺著——多數運動員更願意將好的狀態投入全運會賽場:上周,國青隊在“濰坊杯”邀請賽上一敗再敗,主教練黎兵解釋為“陣容不整”,“95年齡段的很多人要打全運會,再加上這是邀請賽,所以地方上都不放人”;同時間在菲律賓進行的男籃亞錦賽,也有球迷對某幾位“出工不出力”的國手表示不滿,而這些反常現象,無不與全運會緊密相連。

  “其實,全運會的獎金根本就沒有外界傳說的那麼多,一屆全運會下來,收入能超過50萬元的運動員沒有幾個,有的省市確實有獎勵住房的政策,但那也應該是運動員應得的福利,可能得了全運會冠軍,所分房子的位置會好一些,面積會大一些。但絕大多數得了全運會金牌的運動員,收入也就是20萬元左右。”一位全運會冠軍告訴記者。

  由此可以看出,對於運動員和教練員等基層體育工作者而言,全運會絕非可以“一步登天”或“一勞永逸”的投機平台,“一枚全運金牌可以吃一輩子”的觀念多為外界誤讀,真正能從金牌榜上得到巨大收益的,當屬體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責任人”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