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日男子體操暗戰 差距折射人才培養差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2 08:24:21


 
  取長補短不局限在難度

  過去幾年間,中、日體操在較量的同時,也在互相學習、逐漸自我調整。中國體操隊領隊葉振南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說:“這種學習是相互的,像是對手的動作難度和質量,好的地方肯定要借鑒過來。”這方面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單項世錦賽時,日本男隊的白井健三在自由操上高難度轉體動作甫一亮相,就深深刺激了中國隊的教練們,這讓去年冬訓動作難度發展的緊迫性變得無比強烈。

  中、日體操相互取長補短絕非是在某些具體難度動作上,更深層次是培養人才的方向和選拔制度的調整。今年參加世錦賽的日本隊,和以往有著非常大的變化,6名主力中只有3到4名是全能運動員,而像龜山耕平和白井健三則絕對是單項運動員。這是日本男子體操選拔隊員的一次重大變化,在以往大賽前,日本體操選參賽隊員必須要男子六個項目全比,並選派全能項目排名前24名中的選手。但今年日本體操則加入了單項選拔賽,如果選手達到某個單項分數,則可以直接入圍,龜山耕平和白井健三就是這樣獲得今年世錦賽資格的。

  而中國體操在最近幾年中也在調整著自己的選拔賽規則,為的就是著力培養全能型運動員,這和此前的日本體操選拔賽機制有些相近:在各年齡段的全國比賽中增加了“全能規則”,雖然並不完全是日本體操那樣要求每個運動員都要比全能,但是已經規定運動員要想參加單項決賽,必須在至少三個項目的預賽得分要達到該項人均得分的80%,這增加了對運動員在多項、全能上的要求。(來源: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