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四十年變遷:從競技之“小”到體育之“大”
http://www.CRNTT.com   2018-12-26 14:12:19


 
  從局限於專業體制的“窄”到惠及於全民的“寬”,從北京體育館路體育總局辦公樓的“小”到融入全社會的“大”,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中國體育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愈發強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中國體育邁上改革新台階,體育事業被納入到“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當中,“小政府、強社團、大社會”的新格局賦予中國體育更廣闊的外延。

  “體育外延的擴大,體現在體育產業的從無到有,從單一到綜合。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們體育主管部門不承認體育的經濟價值,體育的經濟活動一度被稱為‘資本主義體育’,但在改革開放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體育開始職業化的嘗試,足球向歐洲學習,籃球向美國學習,隸屬於地方體工大隊的專業運動員變成了真正的職業運動員,運動員屬性的變化是實質性的變化。”盧元鎮說,“體育產業就是社會產業,是時代的屬性,觀衆和從業者都是體育產業的主體。”

  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提出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培育扶持,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要超過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這份“紅頭文件”讓蘊含無限生機的體育產業開始“井噴”式發展。

  來自國家體育總局的數據顯示,2008~2016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從0.49%提升至0.90%,2015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14年的0.64%躍升至0.80%,增幅達25%。體育產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有效帶動了社會就業,2008~2014年,我國體育產業吸納就業人口持續走高,2008年體育產業吸納就業317.09萬人,2014年達到425.77萬人,7年間增長了34.27%。到2016年,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19011.3億元,實現增加值6474.8億元,與2008年相比,體育產業總規模漲幅達到310.8%,年均增長率為19.3%(未扣除價格因素);體育產業增加值漲幅達到316.5%,年均增長率為19.5%(未扣除價格因素);無論是產業總規模的增速,還是產業增加值的增速,均遠高於同期GDP的增速,凸顯出體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新興產業的巨大潛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