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大球”拿什麼拼2016?!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6 11:31:42  


 
  拿什麼拼2016?!

  據了解,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獲悉,三大球管理中心的幾位主任聽到要求在裡約奧運會上“要成績”的說法時都很無奈,“現在三大球在國內是怎麼一個情況,大家其實心裡都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各自又如何去要成績?”有領導如此表示。姑且拋開籃球和排球,就以中國足球為例,剛剛參加完阿塞拜疆世界U17女少賽的中國U17女少隊,儘管小組沒有出線,引起了外界的不少非議,可是,這個年齡段(1995年出生)的球員在全國總共也就260人不到,就在這麼多人裡選拔出一批球員、拿到世少賽的入場券,本身就已算是奇跡。而在德黑蘭進行的男足U16亞少賽上,中國隊三戰三平,未能小組出線,可1996年齡段出生的球員在中國足協注册的、符合骨齡檢測的,也就只有30多名球員。

  再以裡約奧運適齡隊伍、目前裡克林克所率的93年齡段國青隊為例,這個年齡段在中國足協注册的球員目前全國也就20多支隊伍,球員數量逐年減少。今年情況可能還要好一些,但明年全運會男足比賽結束之後,因為各地方體育局將不再設立這個年齡段的隊伍,至少有一半的球員有可能會“消失”。那麼,中國男足就憑這些球員去衝擊裡約奧運會?這顯然是“痴人夢語”。

  作為主管競技體育的最高部門,國家體育總局顯然只需要對主管的競技項目負責,似乎提出成績上的更高要求合情合理。至於三大球項目本身如何發展?似乎並不是他們所關心的。但問題是,在當前的“舉國體制”下,“三大球”過去20多年來專業運動隊和運動員人數急劇下降,沒有普及的數量作為保障,何以確保產生出高質量的專業球員?如今,社會各界要求中國足球深化改革的呼聲頗高,但作為中國足球的主管部門,卻要不斷面對更高一層領導的成績要求。於是,中國足協和中國足球運動管理中心究竟何去何從?這個“矛盾”恐怕在未來數年裡將更進一步突出。而阻礙中國足球運動發展的最大障礙,恐怕不僅僅只是中國足協和足管中心這個層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