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世宗研究所研究部門副所長、國防研究中心主任金廷燮在首爾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崔銀珍攝) |
中評社北京11月7日電(記者 郭至君 崔銀珍)當前東亞地區的“陣營化”趨勢似乎在增強,“新冷戰”的聲音也愈演愈烈。日前,中評社記者在首爾專訪了韓國最有影響力的公益民間智庫——世宗研究所研究部門副所長、國防研究中心主任金廷燮,就當前朝核問題、韓美同盟現狀、中韓關係等地區熱點議題向其請教。總體來看,金廷燮博士對東亞陣營化態勢表示擔憂和悲觀,同時他也指出,韓美日三國在不確定的未來中密切合作的方向本身是沒有錯誤的,但這不能等於將矛頭完全指向中國。
金廷燮,韓國世宗研究所。首爾大學政治系學士,哈佛大學政策學碩士,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1997-1999年在韓國國防部負責美洲政策和對美政策,2003-2005年在青瓦台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事務處戰略企劃室任職。從2006年到2013年,歷任韓國國防部國際政策科科長、財政計劃科科長、戰力政策科科長、組織科科長,2017-2020年任韓國國防部企劃調整室室長。金廷燮博士研究及關注主要領域是:國防政策和韓美同盟、中美戰略競爭、核戰略。以下為專訪全文:
朝鮮第七次核試驗難預測 韓國尚為轉向自主擁核
中評社記者:日前朝鮮首艘核潛艇下水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您對此如何評價?
金廷燮:對於此次推出的戰術核潛艇的技術方面,不少專家的看法是一致的,普遍的評價是,由於發射技術相對於主體的過度改進,其在隱身性和機動性方面將受到限制。從操作角度來看,肯定存在局限性。然而,儘管其技術上存在局限性,但其戰略意義卻是巨大的。朝鮮此次引進的潛艇,是針對朝鮮半島和日本附近海域的武器系統,是對我方構成足夠威脅的資產,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朝鮮核主義的一貫趨勢。
解釋一下,朝鮮的核理論有兩個層面:第一,有懲罰性威懾,通過擁有打擊美國本土的能力(洲際彈道導彈)來壓制美國的行動;其次,具備對朝鮮半島、日本等周邊地區進行打擊的戰術核行動能力,以及在實際戰術上更靈活地運用針對美國的微弱懲罰性威懾能力的拒止威懾能力。就是通過擁有潛艇來增加朝鮮自身的威懾能力,而這艘潛艇似乎就是符合這第二個方面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