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燦:政策調整後的民進黨
與國民黨還會有差別
剛才提到一個觀點,說一個政黨要有基本價值,要實現它的政策綱領,所以,任何為了選舉而作出調整,涉及是不是放棄原先的綱領問題。我覺得,沒有一個政黨是停留在原地踏步的,所有的政黨都一樣。很多政黨沒有基本綱領,每次只有競選綱領,基本綱領只談價值。如果因為要堅持台灣的主體性,而要永遠當反對黨,讓國民黨來當作談判的籌碼,增加台灣所謂的談判縱深,如果民進黨只是這樣的價值,我覺得是有點自我侷限,一個政黨的存在不應該是另外一個政黨的籌碼。因此,民進黨必須做一些修正。
當然,民進黨要調整,不代表要調整到和國民黨一樣;有人說國民黨現在主張一中各表,假如民進黨不堅持台獨的話,那麼共產黨要面對兩個差異不太大的政黨,因此對台政策會朝向促統。我認為,民進黨會調整,但不會接受“一中各表”,不代表民進黨的立場要跟國民黨一樣,兩個政黨還是會有差異。其中最基本的差異是,所有民進黨的領導者都認為台灣前途應該由兩千三百萬人決定,這是我們民主保護傘,是我們的底線,這個是不會放棄的。所以保護台灣不是“總統”說了算,也不是政黨說了算,而是人民要有最後的決定權和選擇權。謝長廷的“憲法各表”或“憲法共識”,也很難否定我們是一個民主體制,人民有最終的決定權這個特點。
依照修憲的高門檻
台灣沒有人有能力“賣台”
這裡我可以從憲法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雖然“總統”是民選的,他要處理兩岸的定位,必要獲得人民同意,包括馬英九競選總統時也是這樣宣示。他說統獨都是選項,台灣前途要由兩千三百萬人來決定,我想背離這個立場的政治成本是很高的。而且按照目前的中華民國憲法,領土主權的變動,現狀的改變,需要公投,而公投發動權是國會,國會要四分之三的同意才能提案,也就是藍綠之間要有共識。四分之三是相當高的門檻,是要兩黨都同意才能通過修憲提案的門檻,不是總統一個人可以說了算的。所以按照憲法共識,如果真的有共識的話,現狀是被很堅固的被公投民主保護住。如果你接受憲法,立法院四分之三的門檻,讓每個主要政黨都有否決權,並且要通過公投複決的程序,間接地保護了台灣的現狀。
如果接受台灣的民主是被這部憲法保護,那麼雖然我們不喜歡這部憲法,不完全認同,但它有這樣的價值。所以,在台灣這樣的民主體制下,不要太擔心有誰會有能力賣台。我們反而要擔心的是,國民黨所謂的“不統、不獨、不武”,現在又由“一中各表”,走到“一國兩區”,越來越沒有自己可以自我詮釋的空間,走到國際社會幾乎連各自表述的空間都消失了,在北京主導的一個中國架構底下,中華民國不見了。
因此,如果民進黨在這個問題上稍微往前走一步,假設中華民國憲法和中華民國這個選項,是台灣生存最起碼的底線,這也許比中華台北還好一點。如果民進黨採取這樣的立場,那麼北京怎麼看待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不論是“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中華民國政府的事實存在是一個前提,假如北京能夠面對中華民國,兩岸關係會有另外一番開展。
民進黨的主張要有現實可行性
郭正亮說的,兩岸在歷史上有特殊的關係,這是事實,接受中華民國或者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都有這樣的關係。我覺得,謝長廷也許比民進黨多走了好幾步。謝長廷和民進黨過去的談法有所不同,民進黨以前談台獨大聲一點,現在變得小聲一點,或者說以前談台獨,變成現在沒有談台;但是謝長廷是提出了中華民國憲法的問題,北京方面如果能夠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兩岸在外交才有可能有突破點。我覺得這問題是台灣藍綠都要面對的。
所以民進黨自己的兩岸議程中,也必須處理以何種定位和北京互動,未來民進黨如果執政,今天國民黨遇到的困境,民進黨也會遇到;民進黨的主張未必需要國民黨一樣,但是我們的主張要具有現實上的可行性;在兩岸上,不只是對話要形成,在外交上也要具有可突破的接受點,這樣民進黨執政才能走出一條路來。
張國城:民進黨要重新執政
還有非常多的難關要克服
文燦兄的提法代表民進黨的主流意見,非常有建設性。但我個人有一個比較不一樣的想法。我認為,民進黨要重新執政,還有非常多的難關要克服。我以前在中評社報告的時候曾經說過民進黨有七關要過。就目前來看,這七關還是不容易過的關:
第一是黨內共識關,任何人要能夠代表民進黨勝選,首先要得到黨內的共識,能夠得到黨內共同的支持,能夠團結民進黨。
第二關是如何應對或處理九二共識的問題。
第三關是立委選舉候選人提名與輔選問題,因為總統選舉跟立委選舉同時舉行,如果立委選舉提名、輔選不當,一定會影響總統選情。
第四關是民進黨能不能推出一位能夠戰勝國民黨候選人的總統候選人。這也相當不容易,因為國民黨還是有不少傳統的優勢,地方的組織也好,加上有黨產等。
第五關是政黨和候選人是否有良好的危機處理能力。民進黨常常講逆轉勝,但是實際上民進黨很少逆轉勝,反而多是被逆轉勝。
第六關是選舉當天會不會有意外的突發狀況發生及其影響。
第七關是,勝選之後、就職的第一天能否處理好兩岸關係。
民進黨除了政黨體質虛弱、人才儲備不足、政策方向不明等諸多問題,需要積極應對之外,在兩岸關係上,在討論意識形態或台獨黨綱之前,需要對即將到來的兩岸若干政治議題,有明確的看法,包括兩會互設辦事處、兩岸和平協定等等。
不要高估台灣民主及美國因素的影響力
也不要低估大陸促統的急迫感和決心
我認為,思考兩岸關係,有三個“不要”:第一,不要高估台灣的民主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第二,不要高估美國在兩岸關係上的影響力,因為美國在兩岸關係上的影響力也存在邊緣化的問題;第三,不要低估中國大陸促統的急迫感跟決心,因為大陸現在在兩岸關係各個方面的主導權都比較明顯。
雖然民主和中華民國憲法對台灣現在秩序的維護提供了非常強大的保障,但現在台灣對大陸各個方面的依賴越來越大,兩岸的許多價值越來越接近,台灣的自主性正在逐漸喪失。
統一不是靠宣佈,統一像一塊拼圖,大陸正不斷透過各式各樣的手段逐漸拼完這個拼圖,最後剩下一兩塊沒有拼成並不妨礙整塊拼圖的完成。我認為,台灣現在已經進入後民主階段,就像後冷戰階段,現有的體制會不斷改變台灣現行的憲法,就像兩德的統一,東德的憲法也絕對沒有規定統一,但是等到情勢到了、時間到了、或者是我們常常講的斷裂點到了,它還是必須結束。
此外,對於美國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力,我認為,現在台灣最大的貿易、最大的入超來源、最大的投資來源、最大的觀光客往來地區,都是中國大陸而不是美國。美國在兩岸關係裡面唯一最有影響力的地方,只剩下外交跟安全,但從奧巴馬的政策也看不出他對台灣的外交或國際空間有更多的支持。
在安全方面,現在兩岸關係的發展態勢,也不太可能讓美國認為台灣海峽戰雲密佈;加上大陸也會利用各個方面的政策、外交,說服美國目前兩岸關係正走向一個和平發展的階段,並沒有任何武力的直接威脅,所以美國的影響力是不是還能夠持續像過去幾十年那樣,非常值得懷疑。
中國要在全世界跟美國爭奪影響力,恐怕還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在兩岸關係這個小的部分,大陸的影響力要超越美國是做得到的,而且也可能是現在的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