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印關係的變化與前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7 16:26:40


李小鹿
 
  還有一個因素我們要客觀地考量,就是中印兩國在不久的時間內會面臨非常巨大的安全挑戰,這個挑戰是一定會發生的,而且中印兩國都沒有什麼好辦法解決,那就是達賴的去世,新達賴的產生,對中印關係會首當其衝地造成衝擊。而中印雙方現在在這個問題上顯然沒有任何的互信、溝通機制,也談不上雙方能夠為應對達賴去世所導致的關係變動而進行事前的協調。所以,我們要看到印度對華的思維結構並沒有發生本質性的改變,首先是安全第一,安全焦慮沒有改變。印度對中國的開放程度需要非常大的變化才能夠影響排序,而現在這個變化只是象徵意義的。

  其次,對於中國來說,中國的周邊外交在新政府組成以後是有一個調整的,但是在我們調整過程中,並沒有把印度列入首要目標。我們認為印度是個未來大國。實際上,印度和中國最大的分歧在於,印度希望中國認為印度是個現代大國,而中國只肯承認印度是個未來大國,這是最根本的問題。在這個思維主導下,我們看今年我國的周邊外交,印度和中國之間有了非常高的互動,但是,無論從中國的媒體、學術界、政治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出中國對於改善中印關係的期待是有限的。在具體達成的協議中,我們看的很清楚,辛格訪華的調門很高,但達成的協議的水準是有限的,並沒有觸及到雙方的核心問題。實際上,從目前的國內政治現狀來說,在邊界問題上作出實質性的動作時不現實的。所以,從中國的排序來說,印度仍然是一個需要被管控的國家,在中國的外交周邊戰略中,印度問題需要被管理,但不需要被解決。雙方都想等到以後再說,無論是解決現在中國所面臨的安全焦慮還是繼續推行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印度都是第二位的而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還是歐美發達國家和東南亞的東盟成員國。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沒有看到中印關係在短期內發生結構性變化的基礎。那就說明這可能是一個戰術性的、臨時性的調整,這個調整與辛格本人的即將去職是有關係的。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再推斷未來的中美關係發展走向,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要想清楚,在未來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中印關係中的核心性問題和由於這個核心性問題衍生出的其他問題是不是還會存在,雙方是不是有可能會在某一點上作出重大的妥協然後實現突破?我想,一個基本的分析框架在於,在中國的周邊國家關係中,中印是特殊的關係。在中國與周邊所有國家在發展雙邊關係或者應對互動過程中出現矛盾與危機的時候,中國都很有心理信心。中國認為假以時日,未來再解決這些問題優勢更大。而中國所有的對手包括我們的周邊鄰國都認為,如果不能現在解決,以後會很麻煩,就是它與中國的實力會進一步拉大,所以他們都願意短期內把這個問題激化,要麼國際化,要麼尋求和中國的解決方案。總之,現在解決比以後解決好,這是中國周圍幾乎所有國家的共同觀點。只有印度不是。中印兩國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兩國都認為再過一段時間,兩個國家的處境會比現在更有利,到那個時候解決問題會比現在解決問題對自己更有利。所以,雙方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雙方很容易達成共識:這事解決不了,就留到以後再說。看起來是非常成功的危機管理,包括4月份的“帳篷對峙”,雙方都能夠管控。但是,我們要客觀地看待,這個管控有個非常大的危險,就是雙方都不需要解決問題,雙方是要把這個問題留到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再和對方攤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管理,它可能導致一個我們不想看到的局面,在雙方某一天,2025年,2035年,甚至2095年,雙方中有一方認為現在解決對自己有利,那麼以前所累積的這些合作、共識、甚至妥協就會一夜之間完全消失。因為結構性的問題存在,它只是不斷地被推遲,但是並不是被解決。而且雙方並沒有為解決問題創造條件,它只是把這個解決視窗不斷地往後推,到以後再說吧。這個“以後再說”是非常成功的危機管理模式,但並不是成功的危機解決模式。

  所以,我想未來的中印關係變化其實處在一個壓縮彈簧的狀態,把這個問題不斷地壓,然後給它注入水分,希望去減少這個問題所占的比重。在中印關係中,希望減少安全對峙。但是,我們客觀地來看,國際關係分析中,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在於兩件事同時發生的可能是不可比的。中印現在的模式是我們提高經濟合作比重來降低安全對抗風險。其實,說穿了,就是希望買賣做大了以後就不打架了。但是有這樣的例子嗎?回過頭來看,中日的經濟貿易聯繫遠遠大於中印,一個釣魚島也遠遠小於邊界爭端。現在的情況是,中印之間貿易額是700多億美元,未來10年間會達到1000億美元以上。中日早就超過一千億美元了。1000億美元甚至說幾千億美元這麼大的一個經濟杠杆,撬不動一個6平方公里的島嶼。那麼1000億美元的經濟杠杆能不能撬動一個13萬平方公里?我對此是沒有什麼樂觀的看法。

  李小鹿:中印合作對兩國非常重要
    擱置爭議加強交流合作

  我認為,現在兩國關係的總體發展勢頭很好。辛格訪華,表現出了增進合作的意向,對於促進兩國的互信很有幫助。

  印度很清楚中印合作對兩國的經濟發展以及發揮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有巨大作用。2011年,中印貿易額達到了739億美元,中國是印度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雖然兩國2012年的雙邊貿易額有所下降,約為665億美元。但印度對我國的經濟依存度仍然較高。

  印度一些軍方人士和學者過去一貫指責中國,對中國持敵視態度。但現在他們也認識到了中印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性,認為中國的經濟總量有超越美國的趨勢,印度有望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如果這樣兩個大國形成一種協作關係或比較牢固的關係,將在世界上發揮巨大作用。我發現一些印度的鷹派雖然在具體問題上仍然對中國有很多指責,但他們也認為中印應該加強合作。印度軍方的退役中將Katoch寫過350多篇文章,其中對中國有很多指責。但是,Katoch也很清楚中印合作的重要性。他說,他看了美國解密的一份1962年的政府文件,文件裡寫:“給印度人一些機槍,讓他們打去吧。美國的利益在於確保中印不會聯手。”所以,印度也很清楚,美國不希望中印形成強有力的關係。而且對印度來說,如果中國和印度潛在的對手走近,對印度將是災難。

  對中國而言,印度的重要性也在於不能把印度推向另一邊,如果印度和我國潛在的對手走近對中國不利。在美國亞太再平衡的背景下,中印改善關係、加強合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印度是核大國。我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黃靖教授探討中印關係時,得到他很多啟發,他指出,自從印度成為核大國之後,中印關係的改善非常明顯。據他統計,在上世紀90年代、包括2006年以前,美印之間的接觸多於中印;2006年,小布什政府開始向印度提供核材料和核技術,從2006年至今,中印間的高層接觸超過了15次,而美印之間的高層接觸只有6次。也就是說,現在中印之間的接觸已經超過了美印之間的接觸。印度的重要性還在於,由於人口、移民和文化的原因,印度對南亞、東南亞地區都有重要影響。而且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印度是有人才的,它的中高社會階層人員素質很高。

  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對周邊地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國已經不再是“簡單反應”式的外交模式了。現在,處理好和美國的新型大國關係是我國外交的重點。同時,處理好周邊事務對中國也非常重要。南亞的安全穩定直接影響到印度洋,關係到中國的國家利益。還有,我國要建成海洋強國,南海問題應該得到妥善的解決。南海處在接連“兩洋兩洲”的關鍵位置,與南亞國家的關係對南海會有影響。所以,中國應該和南亞國家,特別是印度建立良好的關係。

  中印兩國合作會為彼此創造出更大的戰略空間。這幾年來,受世界金融、經濟危機的影響,金磚國家中起碼有三個經濟都不景氣。印度的經濟這幾年在下滑,中國的經濟仍然保持著穩定增長。現在,中國對印度在經濟上施以援手,通過加強投資等措施,努力扭轉兩國貿易的不平衡。這些都是正確的做法。印度如果發展得不好,其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很可能高漲,它最容易找的替罪羊就是中國和巴基斯坦。這樣會破壞中印關係。現在,兩國加強合作的意向表明兩國領導人對發展兩國關係是有戰略遠見的。中印兩國只有合作才能更好地應對一些大國的不利影響。

  中印兩國在經濟發展和安全上有重大的共同利益。在經濟上,兩國改善約25億人口的生活,是對世界的重大貢獻。在安全上,美國明年要撤出阿富汗。我估計,美國在阿富汗不會留下太多人。而且,從2012年到現在,美國在地區內的投入已經大幅減少了。習主席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這個政策,在美國引起了較大的反應。幾個星期以前,大西洋委員會(the Atlantic Council)就美國的“新絲綢之路”計劃舉辦了一個論壇。美國的“新絲綢之路”主要聚焦於2014年美軍撤離後阿富汗及地區形勢,討論集中於絲綢之路的南部、包括印度和南亞的部分。與會者大都認為,希拉里·克林頓的“新絲綢之路”其實沒有什麼進展,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一個政策真空,而且認為美國把中南亞放在政策議程上比較靠後的位置,這種狀況應該調整,美國應該更重視這個地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