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一:歷任金門民選縣長施政主張 |
|
表二:金門地區綜合建設方案 |
|
表三: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 |
中評社╱題:金門“閩南文化”立縣的兩岸融合功能分析 作者:阮莉(漳州),閩南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
【摘要】1992年11月金門進入地方自治階段,在首任民選縣長陳水在的兩屆任期內,逐漸孕育并形成了以閩南文化為核心的文化立縣施政方略,且為繼任歷屆縣長所傳承發展。把連結兩岸的閩南文化作為立縣主張迥異於台灣本島90年代以來風行的社區化、本土化浪潮,體現了金門獨特的生存策略。身處兩岸對峙前沿半世紀之久的金門選擇閩南文化作為立縣之本,深層次的原因在於閩南文化具有建構連結大陸-金門、海外-金門、台灣本島-金門的黏合功能,是為實現金門擴大生存發展空間、尋求大陸-台灣雙方支持的有效途徑,是對“去中國化”政策的抗爭。本文以馬林諾夫斯基文化功能理論為分析框架,闡釋金門如何運用閩南文化滿足其生存發展需求,以及閩南文化在反“去中國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而闡述金門文化實踐對增進兩岸融合的積極意義。
一、歷史轉折中的兩岸三地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蔣經國通過“革新保台”運動,大力啓用台灣本土精英,實施“十大建設”、重點工程建設、“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等項目,實現了台灣本島經濟的三級跳,從加工出口的輕工業經濟向重化工業經濟進而向高新科技經濟的產業升級,進入到了後工業化社會。1987年7月台灣宣布解嚴,1988年1月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總統”并於1990年當選第八屆台灣地區領導人,而後他以其政治手腕,異常強勢地收編權力,迅速摧毀了國民黨的元老派。李登輝在羽翼未豐時極力偽裝,假意服膺經國先生“一個中國”反對“台獨”的政策,大權在握後,即徹底顯露出其根深蒂固的“台獨”本性。李登輝執政的十餘年間,他極力支持台灣本土勢力發展,扶持島內外“台獨”勢力,籠絡黑幫勢力,盜用學生民主訴求,通過《認識台灣》等歪曲的歷史教育和輿論引導,推行了本土化運動,企圖建構台灣“主體意識”。
海峽西岸的大陸於1978年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停止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路綫,果斷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台灣同胞書》,主張雙方儘快實現通航、通郵、通商,推動兩岸同胞直接接觸,以實現兩岸和平統一。1987年中國共產黨十三大明確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綫。同年,台灣地區開放民衆赴大陸探親,隨著台灣同胞赴大陸探親、經商熱潮的發展,1988年大陸制定了《關於鼓勵台灣同胞投資的規定》,提出台灣同胞到大陸投資享受相應外商投資的待遇。1992年春,鄧小平南方談話向全世界表達了大陸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綫不動搖的堅定決心,提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及“三個有利於”等一系列真知灼見,推進了大陸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的步伐,解答了世界的疑慮,極大激發了台商投資的熱情。當年台商赴陸投資項目和金額分別比1991年增加了2.7倍和3倍①。
台灣本島和大陸局勢的深刻變化,直接影響著處於兩者之間的金門。台灣當局宣布從1991年5月1日零時起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但旋即就以中共未放棄“武力進犯”,金門馬祖仍處於戰爭邊緣為由,宣布金門馬祖仍處於戒嚴階段,實施戒嚴法管理。這引發了金門馬祖民衆強烈抗議,5月7日爆發了金門馬祖請願團在“立法院”靜坐示威的活動。5月15日,一項名為《外島地區安全維護條例》的金馬特別法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管制的範圍和力度。
然而大陸東南沿海和台灣本島欣欣向榮的經濟狀況,令飽受戰爭殘酷與生活凋敝之苦的金門民衆羨慕不已,面對日新月異的兩岸局勢,出於對自身生存發展的深沉思考,金門馬祖方面首先提出“兩門對開、兩馬先行”,以金門和廈門、馬祖和馬尾為試點先行兩岸“小三通”的主張。1992年3月23日,時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陳光毅在接受台北《中國時報》專訪時,表示福建十分樂意接受并支持金門馬祖方面的提議。在金馬人民的有效抗爭下,台灣當局終於同意兩島於1992年11月7日結束了戰地政務管制,進入地方自治階段。
二、地方自治下的金門縣政
從1949年兩岸分隔到1992年金門解嚴,金門執行著“軍事第一、戰備為先”的路綫,經濟社會發展遠落後於台灣本島和大陸東南沿海。伴隨著1992年國民黨軍隊的大批量撤離,金門的軍需經濟遭遇重創,如何因地制宜地建設金門成為了縣政的首要問題。
(一)歷任民選縣長的施政綱領
1993年金門舉行了首屆縣長選舉。截至目前,金門共有八屆民選縣長,分別為第一、二屆陳水在,第三、四屆李炷烽,第五屆李沃士,第六屆陳福海,第七屆楊鎮浯,第八屆陳福海。通過梳理歷任縣長的施政主張,我們可以看出這三十年來金門的自身定位和發展路綫。(见表一)
[表一:歷任金門民選縣長施政主張]
(二)金門縣綜合建設方案
1991年台灣當局首次投入巨額經費有計劃地支持金門開展大型綜合建設,金門據此制定了《第一期金門地區綜合建設方案》,而後1999年,制定了《第二期金門地區綜合建設方案》。2000年起,金門根據台灣當局新制定的《離島建設條例》共制定了六期的金門縣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這些建設方案為我們進一步瞭解金門與台灣當局互動下的縣政發展路綫,提供了更清晰的綫索。(见表二)
[表二:金門地區綜合建設方案]
(三)以“閩南文化”為核心的文化立縣主張
1996年陳水在在《金門學》叢刊序言中說,“金門就像一顆越磨越光的寶石,在不斷的歷練中,綻放著歷史的光芒。然而,社會環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使原本台閩一家的文化淵源,逐漸被漠視與淡忘;……金門的魅力,不僅顯示在‘固若金湯,雄鎮海門’的軍事面,更彰顯於‘空中起百代文章’的人文面”②。1997年他發表了《以文化立縣——使金門成為文化綠洲》的文章,系統闡述了“文化立縣,觀光金門”的施政方針。他在文章開篇就寫到:“歷史上,可能從來沒有一塊邊界島嶼,如同金門一般,既是海濱鄒魯,又是雄鎮海門,既有大儒來訪,也有海盜出沒,人文與軍事盤結,建構出金門剛柔并蓄的島嶼特質,散發出金門人美滿祥和的生活觀。人文之氣,貫穿發跡一千六百年的金門,因之‘文化立縣’可以使金門在擺脫軍事管制,邁向現代化之際,重建金門人的尊嚴,進而找回金門人生命的活水源頭。”③1998年,再度蟬聯縣長的陳水在向議會做施政報告時,更具體地指出,觀光似乎是金門別無選擇的道路,金門觀光最重要的資產,不在好山好水,而在金門有傲世的閩南文化、戰地文化。陳水在把金門的文化核心提煉為閩南文化,強調金門傳承了中原文化的血脈,主張用閩南文化連結金門與大陸,用大陸的龐大腹地激活海濱鄒魯金門的未來。
用閩南文化連接大陸、充實觀光產業發展的文化主張,得到了繼任金門縣長的傳承,并在金門綜合建設方案中得以貫徹。第三、四屆縣長李炷烽提出要深化金門優勢,推動閩南原鄉建設。第五屆縣長李沃士提出要賡續辦理文化景觀、古跡修復工程,形塑閩南原鄉的景觀,開展與廈門各景點的差異化互補合作,推廣金門閩南原鄉——保存有漳廈泉都沒有的完整閩南傳統聚落風情。第六屆縣長陳福海主張兩岸以活的閩南文化和戰地文化共同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7月大陸成功完成金門通水工程,陳福海不顧民進黨當局的反對,堅持舉辦慶祝兩岸通水典禮,向大陸方面表達了“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感激之情。第七屆縣長楊鎮浯認為金門的發展必須集結在地、台灣、大陸、東南亞的力量才能成功,應立足兩岸要衝的地理特點,善於利用閩南文化、戰地史跡、金僑社群去實現新的發展。2022年12月,陳福海回任縣長,提出建立金門非軍事區,協商兩岸通電,推動兩岸通橋,達成金廈生活圈的施政主張。金門第二、三、四期的綜合建設實施方案都把“發揚閩南文化”作為重要的內容加以推進。
三、金門視域下的“閩南文化”表述
金門縣政府為了表達對“文化立縣、觀光金門”的決心,讓金門的歷史和文化發揮出更好的效益,2003年金門縣舉辦了台灣地區首個以“閩南文化”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2006年舉辦第一屆“金門學”學術研討會,而後形成了“閩南文化”和“金門學”兩個研討會隔年輪流舉辦的模式,這為樹立金門閩南文化重鎮的形象,扮演台閩文化臍帶的角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金門主辦的歷屆“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见表三)
[表三: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
(二)金門視域下的“閩南文化”內涵
2003年金門首屆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的主辦單位——金門縣立文化中心在接受《金門日報》采訪時,對 “閩南文化”作了如下的論述:
閩南文化起源於中原,在福建融合了閩越文化,歷史上亦因海外交通的發達而與外洋相互交匯;近代以來則是僑鄉,有著南洋殖民文化的影響。這些歷史發展,形成閩南文化在東亞文化中極為特殊的一系。金門,無論是宗族組織、歲時節令、庶民生活,或是傳統聚落、閩南建築、洋樓,是現今閩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加上近五十年的戰地史跡,是未來我國申請“世界遺產”的潛力點,也具有極高的文化觀光價值。而台灣的閩南文化,自十七世紀中葉開始,藉由福建移民渡過黑水溝,帶到這個島嶼上落地生根。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或與原住民族融合,或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但晚近的現代化、都市化歷程,使台灣的傳統閩南文化變遷甚多④。
該論述主要表達了三個層次的內容,第一,閩南文化的構成:起源於中原文化、深受閩越文化、海洋文化、南洋文化的影響;其二,金門保有最純正的閩南文化;其三,台灣的閩南文化已發生了較大的變遷。
2007年金門縣長李炷烽在為第二屆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作序時提出,深化金門優勢,推動閩南原鄉,是金門既定的施政目標,而以文化為底蘊的觀光才能長久,振興閩南文化的活力與生機,強化民衆的認同,是閩南文化發展的重大課題,也是金門文化立縣之根本⑤。
2009年第三屆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閩南文化圈的台南、金門接續舉行,金門縣長李炷烽親至碼頭歡迎大陸學者汪毅夫先生一行,期盼從金門出發找回中華文化的價值⑥。李炷烽在為當年研討會論文集作序時,提出“‘來自中原、面向大海’的多元開放,可說是閩南文化的基本精神”“由於地理條件的局限,當中原文化從北方輾轉傳播到金門的時候,雖然受到些許限制,但卻也因此得到更好的維護與傳承……所以這幾十年來,金門可以說是閩南文化傳承保留最完整、最精緻的地方。期待透過研討會的召開,能結合各界的力量,讓金門所保有的傳統道地的閩南文化,得到人們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⑦。
在2011年主題為“海洋·閩南:歷史與地理的交集”的第四屆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縣長李沃士提出閩南文化具有鮮明的海洋性格,但受到明清政府時弛時禁的海洋政策影響,閩南文化發展出一種開放的、但相對邊緣的文化特質。他希望金門成為台閩文化交流的平台,成為閩南文化圈的交集,為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而努力⑧。
2013年主題為“東亞、國家與閩南地方:閩南文化研究之深化”的第五屆研討會,將閩南文化的研究視野拓展到東南亞等僑鄉,體現了閩南文化超越閩南地域的國際性。2015年主題為“閩南文化的流動”的第六屆研討會,重在探討閩南文化因時因地的發展變化,闡述其傳播、移動、變異的具體內容。在2017年主題為“多元的閩南文化研究”的第七屆研討會上,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特別強調金門是一座藏著活閩南文化的城市,要聚合各地的力量,發展閩南原鄉、世界金門,使金門成為世界知名的閩南學術研究重鎮,發揚廣大閩南文化精神⑨。2019年的第八屆研討會以“閩台科舉文化、金門與各地閩南文化”為主題,這突顯了金門文風鼎盛、科舉人物輩出的獨特性和代表性,“閩南文化暨閩台科舉”的討論,充分反映了金門、泉州、台南的深厚的歷史連結⑩。2021年的研討會以“跨境閩南·文化連結:金門及桃園視角的全球進程與移民記憶”為主題,縣長楊鎮浯為研討會論文集作序時提出,金門不僅是閩南文化的基因庫,也承繼漢人社會文化的大傳統和小傳統,“來自中原,面向海洋”的閩南文化既發展出漢人宗族社會的倫理觀,也有海洋文化冒險進取的精神,這種代代傳承的文化傳統是文化認同的基礎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