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交響樂團首創詩樂融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7 10:25:54


浙江交響樂團演奏《唐詩之路》。
  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浙江在線訊,千百年來,眾多文人墨客從錢塘江出發,經古都紹興,自鏡湖向南過曹娥江,溯源而上,入剡溪,走新昌的沃洲、天姥,過天台山石梁飛瀑,載酒揚帆,踏歌而行,走出了一條全長約200公里的“唐詩之路”,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翻開《全唐詩》,2200多位作者中,竟有600多人圍繞浙東“唐詩之路”寫下1000多首名篇佳作。這是一個奇特而壯觀的文化現象!
  
  我欲因之夢吳越
  
  這是2013年,伴隨著名指揮家張藝手中劃出的弧線,浙江交響樂團歷時兩年全新創作的大型咏誦交響套曲《唐詩之路》,先後在新昌、杭州、北京、西安等地上演,成千上萬名觀眾有幸與大唐詩人神交,在跌宕起伏的交響樂中聆聽華麗的詩篇。
  
  身臨其境,舞台兩側的屏幕上,是一條連峰數十裡、修竹帶平津的古道。《唐詩之路》展現了一部從魏晉遺風到盛唐氣象的文化史,展現了一群飄逸瀟灑、縱情山水的詩人才子……
  
  靜靜地,“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的歌吟從天外傳來……伴隨著詩人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千古絕唱,當樂團首席盧聞強領銜的弦樂拉出“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繁花盛景,刹那間,詩與歌、樂與誦,讓人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詩人筆下瑰麗的山水世界。
  
  大型咏誦交響套曲《唐詩之路》是從古代詩人在唐詩之路上留下的千餘詩篇中,選取了16位詩人的17首詩貫穿全曲,由序曲“我欲因之夢吳越”和“何處青山是越中”“王謝風流滿晉書”“還思越水洗塵機”“笑問客從何處來”四個樂章及終曲“天姥連天向天橫”組成。全曲通過合唱白居易《江南好》、獨唱李白《秋下荊門》、重唱孟浩然《渡浙江問舟中人》等詩篇,向人們再現了一條千岩競秀、萬壑爭流的唐詩之路。
  
  曾聽過這部大型套曲的中國交響樂團團長關峽、解放軍軍樂團藝術總監於海、知名音樂人張克新、著名作曲家李海鷹、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陶誠等一致肯定:這是一部能夠走向國際舞台的好作品。它用東方的古詩和西方的音樂形式,融合了交響樂演奏和唐詩的吟誦及獨唱、重唱、合唱多種表現手段,內容虛實相交,演奏極富感染力,是目前國內唯一一部以特定朝代、特定區域的古詩為內容的音樂表演作品,極具開拓創新和實踐意義。更重要的是,出任浙江交響樂團藝術總監的著名指揮家張藝率領這支年輕的交響樂團,帶給全國觀眾的不僅僅是驚喜。因為《唐詩之路》從作品的誕生,到被列入浙江文化精品工程重點項目,再到北京音樂廳的成功首演和全國巡演,浙江交響樂團為中國本土交響樂的創作開辟了新路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