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碳市場啟動在即 浙江早已試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8 11:28:03


  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2017年,世界把目光放在了中國。

  浙江在線訊,“旨在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中國國家碳排放限額交易計劃,可能在2017年晚些時候出台。”這被《自然》雜誌評選為2017年值得期待的11個科學事件之一。

  今年,我國將統一啟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並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國家級碳市場。除現貨市場外,若能發展期貨市場,全國碳市場規模最高或將達4000億元。據ICAP(國際碳行動合作組織)統計,到2017年底,全球將有19個碳交易體系運行,這些碳市場將負責超過70億噸的溫室氣體排放,其所在經濟體貢獻著全球近一半的GDP,並占全球超過15%的碳排放量。

  在去年,《浙江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實施方案》出台,提出到2017年,浙江完成碳排放權交易的基礎準備工作,啟動碳交易;到2020年,建立比較成熟的碳交易市場體系。

  在浙江,1900家左右的工業企業已達到國家重點企(事)業碳報告工作要求;約400家企業被納入2017年啟動首批碳交易的範圍,碳排放量占全社會碳排放總量的50%以上。

  碳排放權交易,浙江已開始試水

  碳排放權交易,是生態文明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浙江“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建立區域性要素交易綜合平台,推動碳排放權自由交易和市場化配置,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早在2015年,浙江已有地方在試點碳排放權交易。當年,台州成功開發出首個CCER(溫室氣體核證自願減排量)項目。這意味著,台州擁有了可以進入國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入場券”的企業。該項目企業,今後可通過國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行碳交易,將碳資產換成真金白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