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生態保護紅線 浙江先行先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7 09:18:52


2000年,安吉就已提出生態縣規劃並劃定生態紅線。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浙江在線訊,“紅線”,就是高壓線,意味著不可逾越的邊界、不可觸碰的底線。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簡稱《若干意見》),明確提出——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這意味著,中國已首次開啟生態保護紅線戰略。

  對浙江人而言,生態保護紅線,這個詞並不陌生。邁入新世紀以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浙江以鐵的決心保護生態的意識早已覺醒,並率先探索實施生態保護紅線戰略。如今,在“一任接著一任幹”的努力下,生態保護紅線,已成為引領浙江綠色發展的一項重要機制。

  國家環保部認為,包括浙江在內、中國多地的先行先試,為《若干意見》的制定積累了很好的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生態保護紅線的中國行動裡,有著鮮明的浙江元素、浙江經驗、浙江實踐。

  最早的醒悟者

  17年前安吉已實踐

  在耕地紅線、水資源管理紅線之後,將紅線的概念引入到生態保護中予以強化,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先進創舉。

  而在浙江,這種創新之舉,早在新世紀之初就已萌發。

  2000年,湖州安吉就已提出生態縣規劃並劃定生態紅線。當年做出的決定,意味著這個並不富裕的山鄉小縣,需斥資5000多萬元,搬出劃定區域內的企業。

  歷史的意義,總是在回望與對照中,才會更顯清晰。在浙江乃至全國,安吉已成為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的典範和樣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