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代表委員熱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07 10:05:24


3月6日,浙江省全國人大代表認真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我國發展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經濟運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困難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動搖。”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簡政減稅、放寬准入、鼓勵創新,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更好適應和引導需求。

  浙江日報報道,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政府工作報告已然勾勒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線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一年多之後,處在市場一線的企業家們是如何實踐的?對於深化這項改革,代表委員們有何感悟?記者分別採訪了4位浙江代表委員。

  一只箱包的“兼並重組”

  “化蛹成蝶”,這是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的生動描述。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陳小平,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市政協副主席趙光育不約而同地認為,傳統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既充滿希望又伴隨陣痛,既非常緊迫又艱巨複雜,是當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突破的難點、必須闖過的關口。

  半個多月前,在桐廬縣的一次企業調研,讓陳小平看到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一條新路徑。專注箱包生產、始終堅守實業20年的桐廬力高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整體收購了比利時著名品牌“海格林”及其所在公司,並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創新供應鏈模式。這些年,“海格林”開始與國內箱包企業深度合作,通過輸入品牌、技術、管理優勢,讓這些原本產能過剩、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工廠起死回生,而“海格林”自身也躍升為世界最大的箱包製造商之一。

  “在化解過剩產能時,我們要因業施策、因地制宜,出台市場化去產能的扶持政策,鼓勵優質品牌企業兼並收購同類企業,改造、提升、修復傳統產能,讓其‘化蛹成蝶’,成功轉化為新動能。”陳小平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