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紹興:千年古邑漸亮水城風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12 01:19:21


煥然一新的環城河
 
  國都臨都郡治州府首邑  水鄉橋鄉酒鄉名士之鄉

  ——古越之地,“會稽天下本無儔”

  悠悠鑒湖水,濃濃古越情。

  紹興,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此聚居生息。傳說上古帝王虞舜,曾在紹興一帶巡狩耕耘,留下了舜王山、巡狩台等遺存。4000多年前,夏禹帝曾在此大會諸侯,以講其功,死後長眠會稽山下……

  “紹興古城,始於春秋戰國。”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踐矢志複國興邦,將越國都城從會稽山南遷至今市內的府山。史載,“勾踐小城,山陰成也,周二裡二百二十三步”。越滅吳後,在小城外圍再築大城,擴城十餘倍。兩城合為大越,即是越國之國都。

  秦漢時置會稽郡。隋煬帝時稱越州,為越州之始。此後,或為國都或為郡治,或為州府首邑……

  東漢時,會稽郡守馬臻主持修築八百裡鑒湖,加速了城市發展。至東晉,已是“今之會稽,昔之關中”的興盛。“越中藹藹繁華地”,風景的美麗,州宅的宏偉,城市的繁華,引得無數詩人多誇耀。唐代越州刺史元稹,甚至用“會稽天下本無儔、任取蘇杭作輩流”來贊美。

  吳越國王錢鏐,定越州為東府、行都,擘劃經營,建樹甚多。至南宋,高宗趙構駐蹕越州,取“紹祚中興”之意,升越州為紹興府,“冠以紀元”,為臨時首都。紹興由此得名。

  南宋一代中,城建猶一日千裡,成績斐然。修繕羅城,規劃和修建道路、河渠、橋梁,設城門9座,其中水門達7座。致城周40華裡,壁壘森嚴,氣勢雄偉,為浙東之大城。當時的狀元王十朋形容:鱗鱗萬戶,“棟宇崢嶸,舟車旁午,壯百雉之巍垣,鎮六州而開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