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溫州女子13歲到巴西賣百貨 16歲買豪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9 11:17:13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在國內的緊凑安排有如“跑場”,但因為里約奧運會與浙報結緣,仍然讓孫特英為浙報的盛邀騰出時間來杭。見面之前,當我還在猶豫是稱呼其“孫會長”還是“孫主席”好時,她出現了。笑成牡丹花一般的燦爛表情,以及一手就攬過我肩頭的親密舉動,儼然就是大家口中的“阿蘭姐”。

  是的,在巴西,可能有人不知道溫州人孫特英,但只要是華人,就不會沒聽過“阿蘭”這個名字。

  身為巴西文化交流協會榮譽主席,從13歲到63歲,50年的身在異鄉卻始終沒有抹去孫特英一絲絲對祖國的熱愛和思念。在國內,她像個好奇心爆棚的女孩;在國外,她在國人需要幫助時全心全力施以援手化解困境。

  將鏡頭對准孫特英時,我看到她的笑容裡,寫滿了在時代潮流中永不言敗的決心,和對世界經久不衰的愛意。

  “提包”姑娘滿載經商熱情

  有一個非凡傳奇的故事,似乎是許多在外打拼的溫州人該有的標配。

  1967年1月1日,年僅13歲的孫特英初到巴西,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好奇的她還來不及體驗這個城市,便匆匆扛上“提包”,開始了自己的經商生涯。“我記得當時到巴西才滿一個月,就開始‘做生意’了。”

  孫特英說,“提包”生意就好像現在的上門推銷。巴西人很講究,當時她的提包裡就裝了不少床單、床蓋、桌布,還有女孩子出嫁需要用到的嫁妝等。“我坐著巴士挨個街區地轉悠,挨家挨戶地敲門,雖然語言不通,但似乎也能順利完成介紹、銷售和支付。”

  運氣好的時候,孫特英能碰到心善的人家,不僅買下她的商品,還把她推薦給隔壁鄰居和親戚朋友,讓鄰居關照孫特英的生意;碰到比較“厲害”的人家,孫特英遭受的,往往是一記重重的摔門聲,但閉門羹絲毫影響不了她的經商熱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