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代表委員細述浙江環境革命:留下清水從頭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06 09:59:58


金華浦陽江的改變,可以看到治水如何改變浙江。
 
  一位省級河長的履職記

  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陳小平欣喜地看到,河長制,這個浙江“五水共治”實踐的成功之舉,正在全國各地廣泛推行,目前20多個省份已批准出台相關實施方案。

  2013年至今,圍繞“五水共治”,浙江已形成省級河長6名、市級河長199名、縣級河長2688名、鄉鎮級河長16417名、村級河長42120名的五級河長制體系,還配備了河道警長、民間河長。大家用汗水和智慧,守護著8萬多條大小河流,推動著浙江經濟的轉型升級。

  身為飛雲江的總河長,也即6名省級河長中的一員,陳小平深感責任之重。3年來,沿著200公里長的飛雲江,一次次踏看,一次次調研,一次次協調,就是為了讓這條穿越麗水景寧和溫州泰順、文成和瑞安的母親河,能清澈奔流入海,惠及兩岸百姓。

  污染在水裡,根源在岸上。這些年,圍繞飛雲江治理,景寧、泰順、文成等地,關停大量低小散、亂排放的畜禽養殖場。而工業經濟發達的瑞安,則借助“五水共治”、“三改一拆”,關停淘汰作坊式的電鍍、皮革企業。加上河道清淤、截污納管、生態修復,飛雲江流域水質得到改善提升,被溫州人稱為“大水缸”的珊溪水庫水質穩定保持在 Ⅰ類,贏得當地百姓點贊。

  不過,陳小平認為,浙江的“五水共治”,並非為了治水而治水,它旨在修復山河本色,治出轉型實效。水環境改善後,原本山清水秀的景寧、泰順、文成,開始大力發展休閑旅遊業,而瑞安則通過建設小微企業園,引導傳統產業入園集聚發展。

  治水的同時如何實現富民,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化為飛雲江畔的生動實踐?2015年,他帶著幾十名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結合打造美麗浙南水鄉,就建設飛雲江流域全域品牌,進行專題研究和調研。“發展生態經濟,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這裡大有文章可做,也必將給流域百姓帶來真正的實惠。”他說。

  今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對“五水共治”提出更高目標,要求全面剿滅劣Ⅴ類水。對此,他結合飛雲江上中下游的特點,謀劃了新的治水計劃。“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治水沒有回頭路,治水鐵軍還要擼起袖子加油幹。”他表示。

  一位“招商者”的成績單

  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下,招商引資有多難?全國人大代表、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陳利眾倒是很自信:“我們有空間、有好環境,不怕引不到好項目。”

  他用“規模空前”,來形容過去4年開發區推進的治水和拆違工作,“一馬平川的嘉興,沒有圍墾海塗的空間,也沒有削峰填穀的餘地,只有通過拆除違法建築、淘汰落後產能,來贏得發展機遇。”陳利眾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